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女生耽美>山河舆图> 一 渭北学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 渭北学宫(2 / 3)

此。

然而眼前之人却又不得不应对,她只得故作从容地向那小儒生一笑,压低了声音道:“今日来得早啊。”

那小儒生对于她的故作相识不以为意,笑道:“郭九郎乃是人中之杰,那日于人群中远远瞥见你侃侃而谈,十分倾慕。仆乃扶风郡人顾谯,愿与君结交,同学共游,以资学问。”

郭霁心里登时一宽,果然二人此前并未有交往。只是她听其言,隐隐觉知此人虽言语谦逊,然必是个少年飞扬之人,目光不由向他脸上掠过,果见此人文采风华,异于常人。

她自知女子之音容极易被识穿,也不敢多言,便草草说道:“承蒙青眼,敢不承命?”

多亏顾谯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涉事尚浅,于男女之别也懵懵懂懂,何况谁又能想到一个女子敢于诈冒他人偷来太学重地?因此并未察觉,听郭霁应承了,便十分欢喜,二人便结伴进了大门。

其时渭北学宫朝雾渐散,朦胧乍退,因为这太学诸生皆是由各地选拔之奇秀才俊,人人自负,以天下为己任,大多并不偷懒。其中一些好学务实的,不待助教前来督促,早于校舍旁、讲堂内或幽静花树下、或湛清深池畔,散散落落地端坐伫立,或诵书,或谈论文义。更有那自负才华过人、见识超拔的,于路旁高处高谈阔论,论说国之大事、生命立命、化育传承、褒贬臧否古今人物……

这些太学生要么由太常选补,要么由郡国推荐,再则六百石以上官员家的子弟可入学,若非出身富贵,就是学问人品超迈,自然一个个激扬慷慨、指点江山的,谁也不肯自承不如人,因此论辩起来,个个卖力。

二人站在人群之外听了会论辩,那顾谯点点头,又摇摇头,道:“言辞倜傥固然引人注目,然到底没几个在学问上下苦功夫的,论真才实学,算不得什么,比九郎差远了。”

郭霁不由心虚,她与郭令颐情属姊弟,却并不知郭令颐到底学问如何。

郭氏家族出身北地郡,虽家中大宗及妻子儿女多在京中,然仍有家中妇孺及不少支庶尚在故乡。

然十年前北地郡叛乱,家族因而蒙难,族中男女老幼,大多不幸。而年迈祖母幸免于难,家中人要接来京中郭令颐便被送回家乡,由幸存的祖母亲自抚养,以慰祖母劫后余生之悲酸。直至两年前祖母去世后,分隔多年的郭令颐才还京。然因服丧,直到服除后才奏请少子入太学。又觉渭北学宫校舍宽敞,故令其入学宫受教。

然郭令颐虽是个乐学的,却也并非苦寒子弟,并不愿在校舍中住宿,而郭氏在渭北亦有房舍,他便背着父亲悄悄入住。

郭霁虽与郭令颐同处两年有余,然在一处不过是背着家中长辈胡行乱为,并不涉及学问,因此她并不知自己这个弟弟虽疏于在太学读书,但却已被太学博士评为“大器可期”。

因此见顾谯来赞誉,她也不敢乱说,只虚虚地说了句:“顾君谬赞,实难禁受。”

顾谯有些忧心地看着她,叹了一声,道:“今日乃是王公来给我等‘大都授’,仆闻郭君之声喑哑低沉,似若伤风之状,恐怕身体不预,只怕难以骋才纵志了。”

郭霁听了,倒是一愣,她刻意压低的声音竟有如此功效,随即心中大乐,忙不迭地点头,道:“确是如此,只恐症状加重,一会若说不成话,还望顾君能为我分辨。”

顾谯无限惋惜地点头,又道:“王公在当今天下读书人心中名望最著,人称‘海内人望’。王公最是惜才,君若能在他面前得一二赞誉,便可声蜚天下,再加上君之家族声望,待过几年,必可得得授郎官之职,将来加冠后,必可得以大用。”

郭霁这才明白他口中的王公乃是当朝司徒王昶。

这王昶出身晋阳王氏,王氏一族曾为天下大族,谁知几十年前因为参与夺嫡之争,被抄家灭族,大宗几被连根拔起,只剩下几房旁支尚存,然也不再得以重用,在晋阳摇摇欲坠地撑着,却再也没了昔日的兴旺。

直到这王昶年少勤恳好学,不辞辛劳广求名师、结交英才,兼以仁孝名闻乡里,为时人所重,终被朝廷特地征召入朝,从郎官做起,熬了三朝,渐渐成了朝中一等名臣,终于做了司徒、太子傅。

郭霁也曾听人说起,天子之所以不避他当时已经是位高尊崇的三公,执意命他做太子傅,也是因为当年立太子时有些艰难,想借他的名望,在士人那里赢得支持。

这王昶,不但博学广闻,在士人眼中威望极高,甚至有些士人将其看得有如神明,谓其至公至明,堪比周公。

这王昶是否堪比周公郭霁不大清楚,却知道他极得人心。甚至有一次太子犯错,天子震怒,牵连于时为太子傅的王昶,将其降为太仆。谁想朝中人人声援,甚至连太学生也联名上书,天子见人心如此,也不过数月就复其司徒之职。

而晋阳王氏经过当年打击,除了王昶也没出什么俊秀子弟,几乎没有在朝中为官的,却也借着他的名位,在晋阳重归大族之列,把持晋阳地方之政,十分兴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