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七号。
东海城!
许一凡已经离开东海城五天了,他的离开就像他的到来一般,平平淡淡,悄无声息,没有在东海城掀起什么浪花,不过,还是有所不同的,许一凡这一次的离开,还是很快引起了很多有心人的注意,比如曹家。
曹家是一个百年商贾之家了,从曹正德祖父开始,就开始从商了,祖孙三代,到了曹正德这里是第四代,已经积攒下了一份不薄的家底,在其有钱之后,就来到了东海城,有了自己的商铺,因为其卖的都是一些日用品,在东海城也算过的不错。
老话说,富不过三代,曹家此时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
曹正德的祖父以前只是一个走街串巷的卖货郎,看着勤劳的双腿,一点一点,就像是蚂蚁搬家一般,开始不断的累积财富,代接着一代,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终于有了一笔不菲的财富。
等到了曹正德父亲那一辈,他们终于来到了东海城,在东海城立足,不但有了自己的店铺,还有了自己的工坊。
可惜,曹正德的父亲去的早,在五十岁那年就突然因病去世了,而曹正德那时候还未满二十,不知道是因为家族遗传的缘故,还是因为别的原因,从其祖父那一代开始,曹家已经是四代单传了。
当然了,每一代的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却不少,娶妻纳妾,外面养着金丝雀,寻医问药、调养养生,总之,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却依旧还是无法改变这个四代单传的铁律。
跟大多数中等家庭的孩子不同,曹正德的家教很好,从小就跟在爷爷身边,在爷爷去世之后,他就跟在父亲身边,看着他们如何做生意的,耳濡目染之下,曹正德还是非常有商业头脑的,在其十五岁的时候,就帮助家里赚了一大笔钱。
父亲去世之后,曹家不像其他的家族那样,兄弟众多,会争夺家产什么的,曹正德不用,他顺理成章的接手了家族的事业。
可能是太年轻,也可能是阅历不够,在其接手家族事业之后没多久,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突然提高了商铺货物的价格,搞得很多老顾客纷纷抱怨起来,以前能买三样东西的钱,现在只能买一样东西,而且质量还不咋地,于是,很多人纷纷选择了其他类似的店铺。
如果说提高货物价格,这也不算什么,毕竟,做生意嘛,这样做也属于正常。
可是,曹正德却在提高货物价格之后,还想跟天涯阁一样,不在东海城扩大发展,而是一门心思想要朝外发展。
起初,他找了很多外商,寻求合作,可是,因为他家的东西虽然都是日用品,东西虽然是必需品,可是利润太低,对于那些千里迢迢来到东海城的外商而言,曹家的这些东西,在他们的老家也能买到,可能质量和种类没有曹家的那么多,却也能用,商人逐利,外商们觉得在东海城采购这些东西,太不划算了,就算进价很低,然而利润还是很感人,于是,这些外商纷纷拒绝。
被外商拒绝之后,曹正德很无奈,却也没有放弃,反而自己花钱组建了一支商队,他想要跟他祖父一样,重新当起卖货郎。
想法是好的,可是,真正操作起来,却十分的困难。
首先,组建一支商队是需要花钱的,花费大把大把的钱,才能培养起来,曹正德为此投入了很多钱进去。
其次,货物问题,一般组建商队的商人,他们手里都有很好的货物,而且是很值钱的货物,不然,没人愿意烧钱搞商队的,可是,曹家手里的货物虽然不错,却利润太低,根本不适合这么做。
另外,商队有了,货物也有了,想要天下行商,是需要门路的,凡是有人居住的城市,都有本地的商铺,而一般已经面世的东西,都会有人去做的,如果没有一定的门路,离开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后,你就寸步难行。
曹正德不知道是没想到,还是因为想到了却不在意,在商队组建起来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开始让他们带着大批的货物,离开东海城开始行商。
前期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其结果可想而知。
曹家的商队不小,人数不少,带的货物也不少,可是,离开东海城一个多月就会来了,人是一个不差的回来了,货物却不剩一点儿。
起初,曹正德还十分的高兴,可是,等到商队的领队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他之后,整个人顿时就感觉不好了。
他们按照曹正德预想的,带着大批的货物,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东海城,一开始还十分的顺利,有不少人看到他们是从东海城来的,就纷纷掏钱购买,价格自然要比东海城还要贵上几分,不过,还是有人愿意掏钱的。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非常的高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走的越远,货物的销量出现了问题,一开始还有人购买,可是,当听到价格之后,很多人都纷纷摇头离开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耗时良久,东西没有卖出去多少,花销却与日俱增起来,之前赚的那点钱全都赔进去了。
领队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决定不在继续远行,而是朝回走,说不定能在回去的路上把手里的货物卖完,就算卖不完,也能卖出去一部分,这样一来,虽说不能赚太多钱,却也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