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站在历史以外的角度,纵览全局看这些问题,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
但这种本质对身处目前环境的李学武来说,之于任何人,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你站在时间的角度愚弄历史,历史也会被时间调整愚弄你。
所以,李学武始终保持着旁观者清的态度,小心驶得万年船。
对于姬毓秀所提出的问题和猜测,他想了想,把他在厂里的布置说了一下。
“我们厂属于工业体系,重点工作和主要矛盾与分局这种强力部门不尽相同。”
“所以,我们不能像分局那样做应急动员,更不能大张旗鼓地做应急预案。”
“但相关的预案和准备我们早就有了讨论和布置,以应对多种形式下的特殊情况。”
“包括厂护卫队、保卫科、民兵连等等有效的强力基干维护厂区和职工的稳定。”
“筑起堤坝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宣传和思想教育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要充分协调……”
他讲这些话好像是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
但只看姬毓秀微微皱眉沉思的表情就能知道,她应该是明白自己的意思了。
“历史的进程是由无数人共同推进和书写的,”李学武轻声说道:“非人力所能干预和影响,否则就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了。”
顾宁听他说的如此直白,不由得看了他一眼,把手搭在了他的腿上,提醒他注意一下尺度。
姬毓秀毕竟还年轻,对事业热忱和对单位的忠诚,以及对自己本身也有严格的要求。
其实站在客观和公平的角度来看,是很优秀和先进的表现。
但她是李学才的对象,是李学武损友姬卫东托付给他的妹子。
在这个时候,他必须站出来,表达较为个体的态度和思维。
你可以说他自私,也可以说他功利。
姬毓秀既然称呼他为二哥,这些话自然是说给弟妹听的。
而不是劝告分局的干部。
再说了,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如果以分局的干部的身份,姬毓秀也坐不到这。
-----------------
“天太黑了,你要是不愿意住下,那就让建昆送你。”
不到八点钟,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或许还有一丝迷茫,但目光里已经豁然开朗的姬毓秀坚持回去。
刘茵把孩子交给秦京茹照顾,也从楼上下了来。
这里是儿子的家,留客也好,送客也罢,都只能由儿子、儿媳妇开口说话。
她只在话语间叮嘱准儿媳儿注意安全,多去韩家看看。
现在姬毓秀她哥,姬卫东的媳妇儿韩雅婷还在娘家住呢。
姬卫东这小子每几个月都会偷偷地溜回来,看看媳妇和孩子。
但他的工作比较重要,无论公私,都不得清闲。
他们家是有房子,但把韩雅婷一个人放在家,就算是雇佣保姆也是不放心的。
所以,综合考虑,韩雅婷住在了娘家,姬毓秀这个当姑姑的,经常去看大侄子。
刘茵是把她当自己闺女看待了,工作上给予不了多少支持,只能在生活上多关心和指导。
港城到京城的联系方式太过于复杂,所以姬毓秀的父母,也就是亲家那边也只见过一次。
但刘茵和李顺一家人对姬毓秀的好,尤其是刘茵这个当婆婆的,对姬毓秀的关爱,就连远在港城的姬家夫妇都很感激和欣慰。
虽然没有电话联系,也没有较为敏感的信件联系。
但姬毓秀每个月都能往家带一些市面上根本见不到的时髦玩意。
这些都是姬家夫妇从港城购买,特别叮嘱姬卫东通过特殊渠道带给李家的。
虽然说是李家娶媳妇,照顾姬毓秀是应该的,但姬毓秀也是他们的闺女。
能找到这么贴心和照顾闺女的婆家,远在港城的他们也是欣慰和高兴的。
以他们家的势力,真要给闺女找更好的人家那是很容易的。
但对于闺女的安排,两人是有共同意见的。
李家虽然并非豪富,但绝对潜力无限,更有人情味和家的味道。
这门亲事是姬卫东这位长兄做的主,更看重的是李学武的发展。
李家有四个孩子,都有各自的发展方向。
老大家自然是扎根学校,立足技术。
老大两口子都是有学问,有教育资格的人,工作单位都一样。
老二家李学武不用说,顾宁的出身与姬毓秀类似。
老三李学才虽然还没毕业,但专业的单一性和家传也基本确定了他未来的发展方向。
老四是闺女,受李学武照顾,在红星厂工作,未来也是不可限量。
对于姬卫东选择的这门亲事,谁都挑不出错来,更挑不出意见来。
可越是这样,刘茵便越不能让人家说三道四,哪怕是恭维也不行。
所以,对姬毓秀的安全和生活多有叮嘱。
李学武和顾宁做哥哥嫂子的,更多的是同龄人的理解和关心。
顾宁站在她身边,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很能让她感受到关心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