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样的李顺竟然生出来仨儿子,还个顶个的有能耐。
让身为副院长的他也不得不重视了李顺。
同样的,对李学武和李学才哥俩的印象,李学武更深刻一些,毕竟是很有能力的干部。
重点是,李学武在工业口很有影响力,甚至在城里很有一定的名声。
对李学才,他觉得儿子赵侠比李家老三有能耐,有潜力。
李家老三有点像李顺,而儿子赵侠能说会道,聪明伶俐,未来必然是当院长的材料。
李学才嘛,充其量也就是个好医术。
这种刻板印象和想法直到今年年中,他依旧是这么觉得。
即便儿子赵侠从山上偷偷溜了回来,被他发现以后死活不想上山,也是觉得儿子聪明。
在这种时期,确实是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装的。
赵侠在他身边时间最长,受他教育机会最多,所以也有了一股子干练的劲头。
讲什么道理必然是头头是道,分析局势也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赵玉峰是宠爱这个儿子的,所以赵侠不愿意去山上吃苦,他也就想着留儿子在身边跟着他学习。
谁能想到呢,留在城里的赵侠本事没学到,倒是惹了一身的伤。
胳膊腿儿折了,吓的他母亲再也不敢撒手了。
两个多月眼睛盯着照顾着,总算是有了痊愈的希望。
从能拄拐下地开始,到拄着拐健步如飞,是让他们两口子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但飞是飞了,从病床上一下子就飞走了,飞到了停尸床上了。
这一次,看着胳膊腿摔走形的儿子躺在那,是再也没有站起来的可能了,夫妻两人痛不欲生。
毕竟死的不是很光彩,目前主持丧事的是赵侠的二叔和大哥。
全家人商量着,别让赵侠再因为这件事受什么苦,早日入土为安了。
所以头一天晚上出的事,第二天停了一天,第三天早晨就送去火化。
李顺是第二天听到的消息,便让李学才回来了,哥俩是第三天早晨来参加出殡礼的。
毕竟不是亲族,更不是至交,所以第二天李学才来看过了,李学武当天晚上就没来。
参加第三天的出殡,既显得有礼,又显得有面儿。
-----------------
进到两栋楼之间的大院,便见院里支着灵棚,棚子里烟火缭绕,在这夏日的早晨显得特别诡异。
李学武带着弟弟先是在白席账簿上署了父亲和自己的名字,这才往灵棚前面站立,微微鞠躬。
赵侠的二叔和大哥被“忙活人”招呼着还礼,相互之间没见过面,还真就不认识。
“忙活人”也不认识这哥俩儿,但从账簿上见到了名字,问清楚了介绍给了两人。
知道是父亲的关系,还是弟弟的同学,两人满脸悲切地还礼敬烟。
李学武轻轻抬手婉拒了,道了一声节哀。
这院里办丧事,路过的也好,楼上的也罢,总难免有人嘀咕一句自作自受。
但到了这了,就得说节哀。
李学武本是不用来的,他跟赵玉峰没什么瓜葛,更没什么交情。
只是父亲不在家,大哥那个脾气,你让他参加婚礼还行,来白事他躲老远去。
所以,只能是他带着弟弟过来,省得李学才有不懂的,或者做不到的。
也算是一种习俗了,家里没结婚的小子是不能算成人的。
更不能代表家里在外面张罗和应酬事。
如果不是代表父亲,更是同学关系,李学才其实也没有必要来的。
赵侠的死,跟李学武没有任何关系,他在这也用不着鞠躬行礼。
但就像刚刚所说的那样,他现在代表了父亲,代表了李家,也是身为兄长要照顾弟弟。
尤其是这个时候了,厂里也好,回收站也罢,学才来了,他总不能装不知道。
人死为大,鞠躬道哀。
“李副主任——”
正当李学武婉拒了两人的敬烟后,听到消息的赵玉峰从灵棚里走了过来。
明显的,从对方踉跄的脚步和哀伤的神情就能看得出,赵玉峰这两天不好过。
“老叔,节哀,保重身体啊。”
李学武走上前两步,接住了对方伸过来的双手紧紧地握住。
他轻声劝慰道:“赵侠太实诚了,我前几个月还见过他一次,没想到……”
“呜呜——”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滋味比反过来要难受的多。
赵玉峰驼着背,由大儿子搀扶着,嘴里呜呜地带着哭腔说道:“是我疏于管教啊,是我没当好父亲啊——”
“爸,爸,您别这样。”
他大儿子抱着他,眼瞅着他要瘫在地上,灵棚边上也有人过来搀扶着。
李学武能来,在赵玉峰看来,不仅仅是李顺的面子,也是给了他好大的面子。
现在城里的单位,有几个不知道红星厂的,有几个不知道红星厂里李学武的。
他死了李学武兴许都不一定来,更何况是他儿子呢,还是这种情况没的。
这几天来的也多是亲族和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