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的王府上,唯有一位侧娣还在服侍他。
刚下了晚华阁旁的阶梯,行至了一处空地。
这下秋风起的大,公主是感觉到了不少的寒意,但是冷风拂面,也是很清爽。
“你们都先下去吧。”
公主扶着自己的额头,还没转过身子来。
修王殿下已经在公主的身后,等着公主转身,一见着他,公主也是很疑惑的。
“皇兄不是先走了吗?”
怎么还在?
修王殿下想了想,低头又笑了笑,身边的人也都退了下去。
“想跟公主说几句话,所以还没走远。”
“哦。”
公主放下了手,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刚刚母后说要给我选妃,其实皇兄我心里不大乐意。”
这边安静的很,修王殿下可是清楚的听见了刚刚公主话里的抱怨。
“公主是困了吗?”他注意到了她的不对劲,也知道她酒量尚浅。
“没有。就是想吹吹风醒醒酒。”
“皇兄若是心里还不大乐意的话,那就还是告诉母后,你不要选妃的好。”
“要是传出去修王殿下如今要选妃的事,怕是又不知道长京城内有多少妙龄女子会为皇兄芳心萌动了。”
“怕是,又要掀起一番好大的风雨。”
之前的修王妃可不是经过测选的,那是明帝直接下旨赐的婚。
“哈哈,公主是都不喜欢皇兄的夫人吗?”
修王似乎是很在意这个问题,眼睛一直都盯着公主,一刻都不离。
“不是啊,皇嫂还在世时,就对妹妹很好,妹妹也很喜欢皇嫂。可是好景不长,生离死别,皇嫂可是没享受到过多的好日子。”
“至于,皇兄的那个侧娣,就是如母后所言,说话都能呛死个人,也不知道皇兄怎么就喜欢她了。”公主还有的抱怨,说起了修王府的那个侧娣,她刚刚这番话,像是常从皇后那里听来的,学的口吻也很像。
“她不常进宫,公主放心。”
修王及时的接住了她的话,虽是还在笑着,但是面子下也藏了个别的心思。
那个侧娣,只是他随便纳的。
“无所谓,反正我不见就是。皇兄日后还会选新的王妃,只希望能如之前皇嫂一般温柔贤淑就是。”
修王乖顺的点了点头,她喜欢就是。
不过,公主平日里最亲近还有最喜欢的应该就是赵家的赵书夏了,但他也不大可能去娶她啊。
“妹妹还是早些回去吧,风起大了,免得着凉了。”
“嗯。”公主点头,她是想回去了。
“对了,皇兄我身边正好有人从南州回来,当地还有明珠贡品,只有一盒,我已经叫人送到公主的殿里去了,连母后都还不知道。”
修王提到了这个,虽是小事,但若是给公主,他倒是记得深。
“多谢皇兄。那妹妹就先回去了。”
公主行了礼,还是先急急的走开了。刚刚说着的那个什么明珠,公主也没多在意。
修王本想拉着她一起走,但是公主走的急,他也只好作罢。
—
月凉风寒,晚华阁已经散了晚宴,夫人和王妃们都退了去。
公主刚进了殿,才进了阁内,其余人也都退了下去。
才宽了衣裳,公主又叫住了沈月,拉着她在她耳边说了些话。
是有些吩咐要办,沈月没多久便也出了阁,公主只是躺下,但还未睡着。
窗外的月色,今日往阁内倒是透的多,那一抹光色,正好盖在了公主的眼眸间,纤长的睫毛可清晰瞧见。
——
赵书廷又是歇在了司内,这会儿他睡的有些沉,吏苏悄悄的进了来,又给他多盖了一层薄被,这行查司内要比外面凉一些,或是因为这里的怨气重了,这地界的确是有些发凉。
赵书廷虽然也是世家贵公子,但是却不矫情,就在这个小地方,睡了这么多年。
看了一眼赵书廷还微微蹙起的眉目,吏苏心里也叹了一声。
他是想起了他初见赵书廷之时。
他不是长京人,只是远州地界一个穷苦孩子,当年远州因为闹了灾荒,远州有些不大安定,家人都因此去世,他一个瘦弱的孩子又被欺负,是那时候十五岁的赵书廷带人镇乱,又救下了他。
不过他当年只是一个小孩子,又是那般瘦弱饥黄,与那时意气风发,绝绝风华的少年郎君可不能相比。
赵书廷那般做事气质,可是给他留了好大的印象。
他自此愿意跟随着赵书廷,一路跟至长京城外,赵书廷才答应将他留在身边,他也入了行查司。
赵书廷于他而言,不仅有救命之恩,还有知遇之恩。
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