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毕,史志才将桌子擦拭了一遍又一遍,报纸才被史在然放在桌上摊开。史家虽有读书认字的家规,但几个嫁过来的妇人却是不识字的,但不分男女的童学政策在白槐村却是执行得最容易的,毕竟往前数几十年,就算重男轻女,丢弃女婴,整个白云县也没有像白槐村这样,因为重男轻女的原因面临即将被灭村的威胁的地儿。
大人围了桌子一圈,小孩挤进大人堆,跪坐在饭桌四方的长板凳上,看史在然指着报纸上,所谓新闻上的字,将其一个个念出来。
第一个念的新闻就是南宁州的红薯,用语还比较官方,说的大意是安和三十二年,风调雨顺,皇恩浩荡,在众多官员的努力下,南宁州百姓的配合下,番薯一号,也可称红薯一号已在南宁州七个县全面种植,首次种植有多少多少吨,共计多少亩地,在过程中出现了病虫害,被专业的驻守耕吏们及时解决,并未造成减收的结果,负责南宁州的三个耕尹进行了上百次巡查,今年十月将迎来首次红薯一号收成,本报小吏将持续报告,红薯新闻末尾还补充红薯叶菜谱两份与大家共享,分别是粉蒸红薯叶与凉拌红薯叶,俱做法简单,老少皆宜。
说到了菜谱,大家都越发感兴趣,刚吃了炝炒红薯叶,又有新吃法了。
红薯一号,听到这四个字,史悠悠觉得没有可以供她输入想法的弹幕甚是遗憾。吨,连单位都统一了?在古代统一单位应该是件麻烦事情,也只有能直接拍板决定的皇帝更能成功推行。她想到了村长家保管的称量工具,平日没有注意到,也许这个称量工具也是改制了的,不然怎么来方便统计现代的重量单位呢?
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下,这些耳熟的现代词汇太违和了,史悠悠单方面认为皇帝决定了这些农作物命名后,回宫睡觉时候是嘎嘎笑着的。
第二个念的新闻是个广告,占的报纸面积还不小,南宁州首家火锅店开业啦,知味停步,闻香下马,一次不吃你的错,只吃一次我的错!精选数十种香料熬制,还原大兴京城的味道……
火锅成了大兴京城的味道……
在全家都好奇不已,询问刚刚说了有幸去过火锅店的史在然到底是何种感受,写得那般美妙,一次不吃你的错,只吃一次我的错!如此夸大。
史悠悠怀疑当今皇帝是她老乡,川渝人吧。就是首都还叫京城,然后火锅成了京城的味道,她扣扣手指,有些糟多无口的感受。
史在然一脸陶醉:“香,辣,鲜,回味悠长~”
短短几个字,只有史悠悠产生了共鸣,她可太馋了,她从周岁起就馋火锅了,现在两岁半了才被允许吃一点点有辣油的菜,原来小孩子认知丰富时,所想到的长大是一件那么漫长的事情。
史四波当场就想象着美食流下了口水,火锅里面肯定有很多肉肉,其他大人小孩也向往不已,前朝餐食用具还是用的陶瓷锅具,也记不得是安和几年了,炒菜从宫里传出来,又在民间盛行,铁锅现在成了能吃上饭的人家家里的主要做饭工具,甚至是流行的出嫁嫁妆,讲究一些的父母都会给女儿安排上,史悠悠就知道家里有两口铁锅,其中一口就是她娘程冬麦嫁到史家的时候带过来的,可宝贵了,从未见其生锈过。
更何况玉米,土豆,茄子……这些以往就算是见之也不识的蔬菜,都逐渐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餐食丰富,做发也多样,有能力的人家都能吃一天吃三顿饭,大兴国的年长的百姓们,只觉得日子越发有奔头。村里老人说古都是说到,要是荒年有这么耐旱的玉米,迈在地里不怎么费心就高收成的土豆,他家爹娘大哥也不至于……说着说着就难免掩面哭了起来,花白头发的老者如此之态,看得不少人都难受。
看大家都幻想火锅的味道,史在然欣赏了一番大家的表情,哈哈笑了两声,又继续念剩下的报纸,他还有惊喜在未打开的包袱里呢,在州府接触到那么多好东西,他怎么不会给家里购置上呢,何况考上秀才州府还给了奖学金!有二十两呢,村里当初买了两头牛才花了十三两。
“这个火锅生意很好,州里的火锅店开业这几天真是桌子都没有干净过,以后县里肯定也会有的,精明的商人能多过村口老槐树的叶子,到时候大家都有机会去尝试,费用并不高昂。”先给家里丢一个引子,然后一会儿就拿出惊喜让他们当日就梦想成真!
“那你接着念,下一个新闻我都要看完了。”史志粮接话,他口腹之欲没那么大,平日里也就馋点酒,下酒菜要有好滋味的更好,要没有,咸菜疙瘩也能下。
“接下来是南宁州的白龙河南段,瞿坪水坝将在秋分后进行加固建造,我们村附近的槐树河就是白龙河的支流,这报纸上说道瞿坪水坝,经过朝廷水利部门官员一个月探测研究,有必要进行防渗加固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瞿坪水坝防洪调控能力。”
“这上面还写了招工!”
“是是是,但是对于招工,家里的哥哥们,我有另外的想法,大伯,你们一会给我指正指正。”
史悠悠觉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