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红朱漆殿门上悬挂着金丝楠木“泽华宫”匾额,这原是殿中最不起眼之处,经何沧之乱后却是宫殿内为数不多留下的物品,反倒显得珍贵。
此刻泽华宫偏殿内坐着大冀最尊贵的女人,大冀太后沈氏。
沈氏自太和门入宫以来,受尽帝王恩宠,又诞育嫡长子,自先帝驾崩后荣升太后,一路养尊处优。而何沧逆反,使她和小皇帝吃尽苦头,甚至一度性命难保,所以自活命后,短暂的落魄她可以忍受。
只是何沧之乱在她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阴影,她的家族兄弟子侄几乎被何贼诛尽,在夕云宫那些日夜如今仍旧日日焚心,她引以为傲的皇族威严在那些手握一方军政大权的州牧心中或许远没有她认为的那般管用。
朝臣或许是站在她们母子这边的,然而何沧之后,京城的军队不是被何沧遣散,便是归他所有已被带去西南,她们母子虽为天下至尊却无兵权,主弱枝强,若是继续如此必将重蹈覆辙,而若再来一次,就不知她们母子有没有同样的运气了。
东皋淳年幼,只觉这些州牧们仍尊帝命,便都是忠臣义士,她却看清了他们忠诚面孔下隐藏的真面目。若非何沧在前,又有忠肝义胆的谭州牧护着他们母子,这些州牧只怕会一拥而上,榨干她们最后的价值后将她们母子撕碎。
她已失家族,或许能留得一命,而她的皇儿,是大冀的正统,若是那些人真有不臣之心,首要除掉的便是她的皇儿。所以她需要忠心的臣子,更需要可靠的盟友。
谭瑾虽然忠心却以年近花甲,又能护他们母子几时。纵观这些州牧之中,仅谢瑶母子既有几分忠心又有可施恩之处,太后很希望能让谢瑶成为她和小皇帝将来的一大助力。
有了这层心思,太后收回目光,再次执起谢瑶的手,将其轻轻拉在手中,落在谢瑶身上的目光中带着未加掩饰的忧愁。“大冀如今臣壮主少,主少则国疑,哀家为皇帝日夜忧心,你能明白哀家的心,对吗?”
“娘娘,”谢瑶回握太后纤纤细手,诚挚温言。“朝廷肱骨之臣,心向陛下,被挟尚思回返。谭州牧对陛下忠心耿耿,宣州毗邻京城,三十万宣州兵马拱卫京城可保安然。陛下号令,天下响应,民心在陛下,在大冀,娘娘无忧矣。”
太后闻谢瑶只言其他不言自身,嘴角微微下沉,握着她的手略有松弛。
谢瑶却反主动执起太后之手。“臣妇明了娘娘之意,也知娘娘之忧,阗州乃陛下疆域,阗州百姓为陛下子民,阗州官吏均陛下臣子,陛下有令焉有不从。只是阗州距京城路途遥远,地处偏僻,物产不丰,难比中原。娘娘恕臣妇僭越,臣妇亦有一番肺腑之言。”
“妹妹为我母子筹谋何罪之有,还请妹妹直言,勿要隐瞒。”听到了想听的,太后的神色又回返过来,她朝谢瑶轻轻点头,目光中满是信任。
“如今群雄入京,正是陛下恩赏之机,此时宜亲近京畿附近州牧,安抚边域众将,亲贤远谗,施仁政休养生息之际。如此陛下、娘娘无忧,大冀百姓安居可也。”这确实是谢瑶一番肺腑之言。
阗州弱小,且距京城遥远,若是京都有难,便是谢瑶有心也恐力所不及。然就目前来看,虽各州均有野心,除了何沧异类,确无人敢叛离大冀。东高淳是唯一的帝王,虽大冀动乱,亦有拨乱反正的机会。
“妹妹所言极是,只是朝廷无兵,如拔齿之虎,谭泽同虽赤胆忠心,却年寿有数,除妹妹之外,其他州牧视我母子如灵肉,或咬之,或弃之。”讨伐何贼这段时日,太后也曾尝试过让小皇帝亲近那些州牧,然而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
谢瑶话锋一转,说起母家事来。“臣妇尚记得家慈在大弟舞勺之年便忧心其婚事,势要为其择一佳妇,直到大弟年逾十七尚未能定夺。”
太后目光焕出神采,一直只忧虑于母子安危,各地州牧是否听令,却忘了此事。以皇后尊位为饵,定然会有州牧动心,到时皇后母族亦是一大助力。
“哀家虽未见令弟,但观妹妹之品貌,想来也是一位偏偏贵公子,既是家族冢妇,老夫人做母亲的精心些也是应当的。”此刻太后的容色中才带上些许放松之色。
两人遂又聊了些花茶布绢,太后便让心腹女官送谢瑶出宫。
回到住所,皇帝的封赏便来了。除了一些例行赏赐,令谢瑶惊讶的是封诰她为侯的诰书。
京城被何沧洗劫一空,如今皇宫的物资都是京畿周边数州提供,赏赐的物品自然不会太奢,甚至连皇家的体面都难保持,不过这些受赏的人自然不放在心上,他们要的是帝王所赐的荣耀,以及对其官爵的加封。
谢瑶向来内敛,女子封侯乃大冀第一位也不见其喜色外露,恭敬送走传旨内官后,便闭门不出。三日后收拾过行囊,便向陛下、太后告辞。
太后深知谢瑶留在京城的作用远没有回到阗州强,故而虽有不舍,却也允辞。
清晨露水刚收,谢瑶回首看了一眼京城的方向,登上马车,缓缓向城门口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