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康元年冬月二十三,渐行渐远的步履声响起,狭长的街巷上,夜行人手持棍棒,挥舞振荡,口中低吟“寅时五更”。
零星点缀的灯笼在夜色中格外庄重,万家灯火汇成了整个京城。纸糊的灯笼在寒风中微微摇曳,“怡红院”三个大字若隐若现,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怡红院地处中心,来往宾客数百人,其中不乏皇亲贵胄。这儿是一处供男客入内的场所,夜夜笙歌,宾客自布满火红灯笼的前门进,后门出。
五更的叫唤声刚响过一会儿,“怡红院”匾额前的两个脂粉灯笼忽然抖了抖。夜色涌动中,两个披着长袍的身影急促而进。
此时的叶挽歌也入了大厅,看了一眼二楼最里的雅间后,进了隔壁的花魁的房间。最里面的雅间,是固定位最尊贵的客人留出的雅间,也是大理寺卿余修远固定的雅间,这是她昨天就打听到的消息。
而她的来意,就是这个大理寺卿。脚步声愈发接近,叶挽歌抬眸,眼前蓦然落下一条轻薄淡蓝色裸露的衣裙。
她揽过衣裙,顺势将一旁的面纱戴上。铜镜前,一个风姿绰约的倩影映入镜中。她这个镇国将军唯一的女儿,京城第一才女,此刻依然不露一丝怯色。
怡红院的李妈妈是个性子急躁的,一遇到事,就慌慌张张。这会儿见她还没出门,就叫骂起来,“你绣花呢?绾个发都这么久,让余大人等急了,小心点你的脑袋。”
余修远,镇国公唯一的儿子,自小骄纵流连瓦舍。两天前,叶挽歌得知父亲被流放,家中被抄家时,制造好回江南的假象后,她就将戈晚意的名字改成了叶挽歌。
而此时的大理寺卿刘遐因破案不力也被罢黜下了狱。皇上为了平衡太子和彦王的两派之争,硬生生将不涉党争的镇国公之子架上了大理寺卿的位置,自始人称“余大人”。
叶挽歌这次也是因为这个大理寺卿而来。大理寺是直属管辖重臣卷轴的地方,也是最有可能找到陷害父亲的证据,为父亲正名的地方。叶挽歌想着,手中的拳头愈发坚定。
她的父亲,戈震南。先帝亲赐的大将军,戎马半生,何其忠心,如今却担上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父亲连面圣的机会都不给直接被流放,多年的攒下的薄产也被充公。何其荒谬!清冷的脸颊扯着嘴角像是在宽慰自己,又像是在嘲笑他人。眼下的她滞留京城既无人相帮,也无甚财力,现下能走的路,只剩下自荐刑幕,留在这个大理寺卿的身边。
叶挽歌淡定地推门而出,余光掠过刘妈妈径直地朝着玄关处走,留下两个温柔的字音在空中飘荡,“带路!”
跨出门槛的那一刻,阳光还洒在她的脸上,暖暖的。叶挽歌仿佛看见了那天父亲戴着生锈的手铐,脚步迟缓,面带笑意走向她的样子。
“靠别人,只有输的份,靠自己,才有可能赢。”这是叶挽歌作为质子在京十几载悟出来的道理,也将成为她唯一坚信的真理。刘妈妈是个眼尖的,抬头看见面纱遮挡着的身影时,眼角不自然地抽搐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她并不关心这个面纱背后的身影是谁,只要是个愿意照顾人的,那便是能帮她赚钱的。
叶挽歌走下大厅之前,从未见过如同余修远这般绝尘的男子,明明一身儒雅,却有着风流的名头。两相对比之下,倒是让人对他很是好奇。
叶挽歌蒙着面纱,纤细的身姿,迈着温婉的步履,很显女子的娇柔之风。余修远看向她,挪开瘫在怀中的几个身姿,如释重负地笑了笑。他揽了揽手,示意叶挽歌走近些。刘妈妈像是忽然找对了出口一般,将娇羞的叶挽歌一下子就推入他的怀中。
“余大人,这姑娘都来了,上雅间休息休息吧。”刘妈妈这话一出,郭子凡触了触余修远。余修远被迫起身,揽过叶挽歌佯装疲惫,说:“既然这样,那本公子就先去休息,休息。”
郭子凡扬手,三片金叶子被刘妈妈稳当地接过。
“修远,别给我伺机跑回去睡觉,精彩可还在后头呢。”郭子凡与顾允相视一笑,微光掠过叶挽歌。四人一起上楼,郭子凡毫无睡意,声音精神而有力,无人听到搭在叶挽歌肩膀上的余修远的喃喃。
“苏帅托词不来,不是没有原因的。”
苏帅,都御史之子。余修远与苏帅和郭子凡,三人一同长大,感情甚笃,并称“风流三公子”。苏帅与郭子凡的住所很近,因此苏帅时常被郭子凡拉扯着四五更去青楼。
余修远预定的雅间是最里面的,与下面喧闹截然不同,这儿显得很寂静。余修远走在前面,叶挽歌假装羞涩紧跟其后,郭子凡和顾允并肩走。
走到雅间前,余修远忽然打了个喷嚏,一个接着一个。
“你熏香了?”余修远松开手,蹙着眉问。
“没有啊。”叶挽歌不解地看着他,昨晚她买通了大理寺的捕快,得知余修远今日喜欢四更多就来这儿,立刻过来了,别说熏香,就连粉黛也不曾施。
二人停止争论,顾允上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