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姗姗拿起来一看,这个人字就是林锦耀经常爬在地上写的那个字,都不知道写了多少回了,当然写得很好。
“这是‘之’字,这是‘初’字。宋奶奶就教了我这三个字。”林锦耀又指认了两个字说道。
虞姗姗接着看下去,这两个字就写得很歪歪扭扭了,尤其是“初”字,因为笔画很多,林锦耀写得尤其的大,还偏旁部首之间分得特别的开,不认真都看不出那是一个字。
倒是末尾的时候有两个像模像样的字,林锦耀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两个字是宋奶奶抓住我的手写的。”
“锦耀能写出来就已经很棒了,但是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你现在能教嫂子写这两个字吗?”虞姗姗没有责怪,反而夸起林锦耀来。
林锦耀听到自己要教虞姗姗学写字,顿时来了精神:“好的,嫂子。你看‘之’是这么写的。”说着拿着笔在纸上写了一个“ 之”字。
“你看是这么写的吗?”虞姗姗接过笔在纸上写着,还故意写错两笔。
“不对,是这样。”林锦耀纠正道。
“是嫂子写错了,是这样吗?小锦耀先生?”虞姗姗正确写了一遍逗着林锦耀。
听到有人叫他先生,林锦耀正襟危坐更加来了兴趣:“对,这次写对了。不过这里要绕过来啊。”林锦耀再次纠正道。
虞姗姗把装傻充愣演绎得淋漓尽致,就是为了让林锦耀提起最大的兴趣,在他小的时候,你偶尔展示得弱一点,更能激起他的保护欲。
而且,虞姗姗的想法就是要让林锦耀去走科举这条路,而这条路又极其艰难。从宋雨凝口中和在书店买笔纸的时候她就大概知道,科举之路不仅仅需要钱财,天赋和努力都同样重要。
钱财暂且不说,就说说这个天赋吧,那也是大多数人不具备的,很多人只是认个字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虞姗姗所理解的天赋,大概就是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为这边的很多文字都是文言式,很多意思相近相通每个人理解都千差万别,如果你的理解正好符合监管考官的意思那么你取得的名次也就越高。当然,这是说的深沉方面的。
现在虞姗姗要求林锦耀去了解三字经的意思也是有意去培养他的理解能力以及反思能力。他有没有天赋虞姗姗不敢肯定,但是只要林锦耀不傻,多去看书,从小练着走,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还不行吗?
夕阳西下,两个人都学得不亦乐乎,虽然这几个字她看一遍就记住了,可是林锦耀不同,毕竟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子,怕是睡一觉就忘干净了,还是得要多练几遍加深印象才行。
日子就这么过了两天,村里织毛衣的几家已经有人把毛衣拿了过来,虞姗姗对着这些毛衣一一检查。
好在村里人对钱还是很看重的,每个人为了拿到钱都是在认真织,并没有漏针的情况,接线也接得好,几乎看不出来有接的痕迹,虞姗姗这才放心的结了钱。
那些拿到钱的人真的不敢相信,轻轻松松织一件毛衣,就真的有五十文。五十文都可以买一斗粮食了,而她们只花了两三天的时间,那一个月下来可以织多少毛衣,买多少粮食啊,得是多少钱呀。
她们越想越激动,甚至用一种热烈的眼光看着虞姗姗。虞姗姗在心里叹口气,她又何尝不知道她们的想法呢,可是这件事情注定无法实现了。
“大家一人再拿两件回去织吧。织完了以后就不发了。”
虞姗姗话一出口,就有人问了:“为什么?这不干得好好的,莫不是大牛媳妇你看不起我们的手艺?”
“各位婶子,姊姊妹妹,不是我看不起你们的手艺,只不过现在家家户户都会了这手艺,你们也可以自己买棉花回来织。我打听过了这种毛衣在城里卖五百文十文一件。大家算算可以赚多少钱?”虞姗姗并不打算说出这个价格是自己谈的,只说是城里听来的,城里了解到的。
那些当家作主的会算的很快就算出了里面的利润,连连惊呼:“啊,这不是一件衣服能赚二百多文?”自己说完话还仍不敢相信的捂住自己的嘴巴。
虞姗姗点了点头:“你算的没错,一件能赚二百三十文。大家想想,与其在我这里拿,不如自己去买棉花织更划算一些呢?”
“是啊,这样一来还赚得更多了。”
“那我现在就去买棉花。”
……
虞姗姗静静地看着她们讨论,反正方子已经保不住了,与其让外面的人占了便宜,不如让自己村子里的人吃一波红利。
更何况,现在村子里的人已经完全熟悉了怎么织毛衣,对比那些刚学会的人已经抢占了一点时间。
等姗姗把一百五十件毛衣都收上来之后,要去镇里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去囤了不少棉花,会织毛衣的就努力织,不会织的就去纺线。
村里人就算是串个门子,手里都提着棉线,织着毛衣,甚至还有些人家,用破布缝制出了一个兜棉线的兜子,戴在手上,既方便,又省事,去哪里都能织。
这种兜子一面世,家家户户都做了一个,虞姗姗经常去打水看到村头一群人,村尾一群人大家围着一起一边织一边唠嗑,别提有多惬意了。
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