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武侠修真>不明不清> 第327章 锦囊妙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7章 锦囊妙计(1 / 2)

“嗳,还是你师父厉害,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推广新政没错,多建工厂也没错,但不能谁想建就建,必须要有规划。

看到什么东西挣钱就一窝蜂扑上去玩命生产,其结果肯定和子先说的一样,竭泽而渔。到时候水里没鱼了,谁手里渔网多谁赔的狠。

有人可能会说,投资建厂全是用士绅豪强的银子,反正他们也不会把银子拿出来分给百姓,更不会交与朝廷,不如用在建厂上面,多少还能让百姓和朝廷受点实惠。

表面上看是这样,百姓和朝廷也确实会在短期内得到好处。但从长远来看,不光没好处还害处多多。首先就是浪费,无论开什么工厂都要消耗资源,也就是树木、煤炭、铁矿、铜矿、水等等。

它们除了是上天的恩赐之外还有一个属性,无法在短时间内再生。树木砍了至少要等十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会再长大成材;煤铁铜矿挖了之后,怕是几辈子之后也生不出来了。

如果在我们这一代里把无法再生的资源都耗费光了,下一代、下下代该用什么呢?所以为了我们的后代,必须不能随意挥霍。

就拿建造工厂来讲,朝廷提前规划好工厂的数量和种类并不是不能完成的工作。朝臣们多废废脑子是本职工作,换来的却是细水长流和稳步发展,怎么算都不亏。

但朕无法强迫朝臣们做这项工作,牛不喝水强按头没用,但有办法让他们的工厂建不成或者必须按照朕的规划去建,关键就是你们的机械厂和铸造厂。

放眼大明,能生产车床、钻床、锻锤设备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而做为工部官员,你们也有责任去参与制定工厂的规划。

但为了不因此引发朝中再次发生争斗,这个工作只能先在暗中进行,比如用产量和培训进度,放缓一些工厂的筹建速度,缩短另一些工厂的投产周期。

朕说句心里话,这些工作本来该由朕出面承担责任,但朕肩上的担子有些重,容易顾此失彼,所以不得不给伱们两位分担一些,还不许推辞。

做好思想准备,在今后的好几年时间里,你们师徒二人可能都是众矢之,无时无刻不被同僚诽谤弹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好消息是同样倒霉的不止你们,李之藻、赵士祯等人很快也会步后尘。而李贽、袁可立、袁应泰等人早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

其实洪涛早就知道机械厂的情况,只需和叶向高打个招呼,再让王安私底下走访一些官员做出暗示,徐光启和王徵的压力就会去掉七八成。

但始终没去做,就眼睁睁看着他们苦苦支撑不吱声也不表态,直到无法忍受提出了请辞要求才召入后宫耳提面授,是不是有点晚了?

怎么说呢,按照洪涛的理论一点都不晚。他崇尚挫折教育,认为不管是谁,想成功之间必须遭受折磨,越是痛彻心扉,越锻炼意志和品格,也记得越深刻。

万一扛不住被压垮了咋办?两个字,取舍。这种考验不光是对属下的检验,也是对自己的锻炼。能通过的才是有用之才,通不过则说明人格缺陷太严重,即便天赋再好不能重用。

将来的摊子会越铺越大,他们都必须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自己没精力、没能力再事事躬亲了。和眼下的考验相比,以后的压力会更大、局面会更惊险,过不了这一关的只能放弃了。

“……臣愿效仿李总督袁总督,为陛下为新政肝脑涂地!”话已至此,王徵就算再一根筋也该听出点意思了。正好手里还端着酒碗没放,一仰头先喝光,再行稽首礼表明态度。

李贽和袁可立这两位在朝中已经是新政的代名词了,虽然褒贬不一却名噪一时,不出大意外的话,将来在史书上肯定也得有浓重的笔墨。一想起能和这两位封疆大吏平起平坐,年轻的心中必然是憧憬大于惶恐的。

“陛下是否还有锦囊妙计可供微臣仔细参详?”徐光启也听明白了,但没这么激动。

关于自身命运他早就看明白了,就算皇帝不说也只能像李贽那样一往无前,根本没退路了。所以此刻表态并不关键,接下来该如何去做才重要。按照以往的经验,皇帝肚子里肯定已经有了对策,不用白不用。

“两点!

对各地工厂的人员培训也一并放入机械学堂里教授,每个人酌情收取一定费用,多少你们自己算,以可以弥补其它学员的亏空为准。

这笔费用你们一定要计算好,还要留出余量。朕除了建学的

别皱眉,只要多动动脑子,办学的钱会来的非常容易。打个比方,有些工厂的设备坏了是不是只能找海河机械厂维修?那也得收费啊!每卖出去一套设备就等于种下了一棵摇钱树,这叫做售后服务,不免费!

再比如说,从机械学堂里毕业的学员,可以直接推荐给各地的工厂担任技术员。不过哪个工厂想要这些人,就得提前拿出一笔学费,这不叫买卖人口,叫做代培,代为培训的意思,既合情又合理。”

既然已经被徐光启摸到了脉络,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