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武侠修真>三尺青锋> 第二卷 黄粱一枕东都梦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辈书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 黄粱一枕东都梦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辈书生(1 / 2)

一直阴沉着脸的宋慕笑了一声,笑声里夹杂着嘲讽的笑意,在这无声的曲星池畔极为刺耳。

“师弟真是大义凛然,可师弟有没有想过?若是依师弟所言,我大秦果然能鲸吞四海,一统天下,那咱们受了这骂名自然无事。可若是不能成事又如何?若是因听了师弟今日之言,我大秦他日败了又又如何?受些骂名倒是无妨,可让天下苍生再陷在狼烟烽火之中,到时又是谁的过错?”

说到最后,他声色俱厉,死死的望着那个今日一而再再而三破坏自己好事的“好师弟”。

“不错,宋师兄说的有理,咱们要是按着宋师兄所言,即便不能一统天下,可最少还能稳稳占据我大秦之地,以观时变。”

“宋师兄所言才是老成持重之言,自古穷兵黩武自来没有一个好下场。”

“我大秦铁骑已然是天下无双,想要更进一步,千难万难。倒不如依照宋师兄之言,徐徐图之。”

有了宋慕开口,池边默然不语的读书人一下子就找到了主心骨,三三两两各自开口,本就都是饱读诗书的读书人,铁了心了认定某个结论,自然是能从书中找出些圣贤道理来,至于是不是先辈圣贤的本意,很重要吗?

读书本就是要有自己的见解的嘛。

这些人言语虽是不同,可到底都是支持宋慕的说法。

高台上,霍玉低声道:“这些学生难道不知而今大秦的国策?募兵强国这些年来大秦历来不曾放下,他们今日如此说岂不是要引起军方的仇视?”

大秦虽然自来法令严酷,可当年毕竟是军旅起家,而今也是以秦骑无双闻名天下,对待军中之人向来极为优厚,参军之人不仅可减免徭役,军中晋升之路更是清晰不过,欲要登天,军功来换。

当年大髯汉子陈烈能够以军功换出教坊司里的红衣便是如此,只要有军功,在大秦,万事好好商量。

所以那些军中厮杀汉们最为看中军功,而何处有军功?自然只有那刀戈如林的战场。

疆场厮杀,本就是提着脑袋换军功的活计,今日宋慕等人之言,无异于要掘了军中厮杀汉们的根基。

虽说他们只是些还未曾入仕的年轻书生,可谁也知道,岳麓书院的读书人,以后大半都是大秦朝堂上的庙堂公卿。而今日曲星池畔的言语,历来注定都是要流传出去的。

一直不曾开口的孟川轻声道:“他们自然知道,岳麓书院好歹也是四大书院之一,书院里的学生如何能不关心朝堂之事?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未必便知道的比你我更少了,可他们依旧要得罪那些军中的厮杀汉,而且这是在我武夫极多,军功最为鼎盛的大秦,不是那东华门外唱姓名才是好汉的南楚,为何如此?”

“只是他们善于权衡利弊罢了,岳麓书院说到底还是文院,日后自这里出去的读书人,多半都是文臣。在我大秦,文人若是不骂武人两句之乎者也,武人不骂文人两句他娘的,只怕陛下都要坐在龙椅上有些不安稳了,自然,不止我大秦如此,诸国皆如此。”

“今日之言即便传扬出去又如何?这些话又何尝不是早早的向朝堂之上的某些文臣老爷们表明了立场?官场之上,能够宛转腾挪,四处逢源自然最好。可早早表明立场也未必便是坏事,读书人自来都喜欢抱团取暖,如此明目张胆,投怀送抱之人,他们又岂会拒绝?说不得还会在暗中用些力气。”

霍玉看着孟川,这个已经上了些年岁的读书人嘴角还是带着平日里一成不变的温和笑意,只是今日在她看来,竟然莫名的有些讽刺意味。

在她看来,甚至在其他两人看来,四大书院院长之中,其实一直守在问津书院,看似温和有礼,与世无争的孟川才更像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

孟川恍若未觉,依旧一脸淡然的开口,“至于得罪了那些只知沙场上厮杀的武夫,又能如何?最多不过是在走夜路时被人套上麻袋,拖入巷子里挨一顿揍罢了,值得很。在这东都城里,他们如何能够斗得过这些早就将手腕玩的炉火纯青的读书人?不上战场,东都城里便是读书人的天下,以文字,以民意,以道德。哪种不能置人于死地?也许身死之日,将死之人都看不到杀人的那把剑来自何方,说不得还要对幕后之人感恩戴德,多谢他们不曾赶尽杀绝之恩。”

“读书人手中的软刀子杀起人来反倒是更厉害些,他们一直站在高处。”

霍玉轻声道:“认识你这么多年,今日你的话倒是不少。”

孟川叹了口气,“有感而发而已,这么多年了,咱们见过多少惊才绝艳的读书人,本以为他们能够力挽狂澜挽天倾,最少也能让这个世道好一些。可一朝入仕,有人沉于世俗之中,与世同黑。有人挣扎在泥泞里,挣扎不出。多少还是让我这个教书人对这个世道有些失望啊。”

霍玉却是轻声笑道:“不论如何,咱们总该相信世道会更好才是,不然要是连咱们这些教书之人都对这个世道没了信心,那那些意气昂扬的读书人又该如何?”

孟川也是笑了笑,“确实如此。”

既然读了圣贤书,便该对这个世道多些信心才是。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