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全然不知吕氏此刻的心思,只听他继续安排。
“待国子监将识字法编订成册后,太傅便会教授允炆此种识字法。”
听了朱标的话,吕氏的面容微微扭曲,脸上露出了难看的笑。
眼睛里的是深不见底的厌恶,她不情愿的对着朱标说道。
“全凭殿下做主。”
听完朱标嗯了一声,继而感觉倦意来袭,他便撑着身子起身准备前去休息。
“孤累了,今天不用晚膳。”
看着朱标的背影,向来敢怒不敢言的吕氏只觉得更加烦心。
此时识字法的编纂工作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国子监祭酒吴颙更是带着众官员日夜不休的盯着此书的编修。
在编纂此书的过程当中,他们愈加发觉此法精妙,心中对朱允熥便愈加的钦佩。
“这小郡王果真不一般啊!”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而后众官员便纷纷跟着附议。
“要我说啊,这大明的未来还是得倚仗小郡王,你看看咱们这把老骨头熬了那么久什么都没想出来。”
“自小郡王弄出来那个什么蜂窝煤,我就觉得他不简单。”
“这个小郡王甚是聪慧!”
“这是大明对读书人的恩泽!”
这是朱允熥第一次以如此直接的方式出现在这班文人面前。
之前他们对朱允熥可能还不是很了解,但经过此次识字法事件,他们便透过此法得知朱允熥的奇异之处。
换而言之,朱允熥这得有多么高深的文学功底和文学造诣才能想出此法。
他们这些人终其一生都在读书学习,难道朱允熥一个不足六岁的孩童还能比他们读的书还多?
如若不是这样,那朱允熥的天赋和智力简直惊为天人!
由于人们对此法的新奇和震惊,使得书籍还未成型,已然引起了朝堂上和天下读书人的高度关注。
对于有如此影响力的东西,国子监祭酒吴颙是丝毫不敢懈怠,终于经过他连日的不眠不休,识字法的编纂工作提前完成了。
识字法的书稿一修订完成,吴颙就小心翼翼的拿着包好的书稿来到东宫拜见朱标。
“太子殿下,识字法的书稿已经编纂完成,请太子殿下先行过目。”
说完吴颙将怀里包好的东西双手递了过来。
朱标伸手接过书稿仔细端详,片刻后他合上书稿笑着对吴颙说。
“吴大人,此书卷编修的很是不错,其他的要等呈给父皇后再做定夺。”
说完吴颙带着包好的书卷跟着朱标前往奉天殿。
奉天殿内朱元璋正在书案前批阅奏折,而朱允熥则在不远处端坐着读书。
仔细看的话朱允熥手里一般拿着的不是兵书就是贞观政要,他看着看着便要时不时的向朱元璋请教一番。
朱允熥知道他的皇爷爷虽然读书少,但在打战和治国方面确是个中翘楚,加上朱允熥最近开始对兵法感兴趣了,于是一有时间便抓着朱元璋问个不停。
朱元璋见到自家孙儿如此好学,自然十分开心,加上朱允熥天赋异禀,朱元璋更是将自己的东西倾囊相授。
可以说,朱元璋对朱标甚至都没有如此耐心。
“父皇,吴大人已将识字法编辑成书,这是书稿,儿臣请父皇裁定。”
朱标带着吴颙走进来后对着朱元璋躬身行礼。
只见朱元璋看了一眼吴颙,而后接过书稿。
仔细翻看后便将书稿推到朱允熥的面前。
“这是熥儿想出来的,就让熥儿看看是否有不妥之处?”
朱允熥接过书稿从头到尾仔细翻看起来。
不得不说,国子监的人是有能力的,就凭借着自己口头上的讲解,他们便能系统的将识字法整理出来。
且从前到后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如此编排更减轻了此法的学习难度。
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合上书稿后,朱允熥对着朱元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皇爷爷,孙儿认为这一个个的小标识可以称呼作音节。”
在做这标记之时,吴颙他们也头疼过,不知怎么表示它们合适,便只做了前后顺序的排列,现在可好了,统一称作音节。
“如果能在每个音节后面再放上一个带有相应音节的字就好了。”
话音刚落,吴颙的眼睛亮了起来,后面附加一个字,便可通过字及时复习音节,可让学生加深印象。
这不就是孔子他老人家提出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吗?
“还有这最后,放一篇皇爷爷的文章吧,文章就按识字法加注标记。”
只见吴颙边听边点头,就算只学音节,再将几个音节联合起来读,那他们也能自行识字,自行读书了。
最后小郡王提出的放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