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饥寒交迫谁知感
雪中送炭情非浅
班车错过等下路
大爱长行无终点
……
大灾之年,身为一县之长,爷爷并没有袖手旁观。
他一边广贴告示安抚民心,一方面亲自去省城找何存道征求赈灾救济款。
钱没争取到,却争取来了一部分税收减免,也不失为是一件好事。
爷爷从省城一路鞍马劳顿刚回来,屁股还没坐稳,我娘抱着我找到了他,“爹,俺娘家爹来了,说有事找你”
一个傻儿吧唧的斜子,找我能什么事?爷爷这样想的,可没这么说,“玉嬛啊,我刚从省城回来,有点累。再说赈灾的事已经忙得我焦头烂额了,你告诉他,有什么事,过几天再说吧!”
“好吧”,我娘回去了。
爷爷见我娘离开了,掏出一支烟来叼在嘴上,没好气地说了一句,“添什么乱”
不一会儿,我娘又返了回来,“爹,俺爹说了,他就是为赈灾的事来的”
“咋这么多事,连休息一下都休息不了”,爷爷不耐烦了,“你告诉他,用不着”
外公见爷爷连面都不见,站起来就要走。
“爹,大老远的,好不容易来一趟吃饭再走呗”,我娘挽留道。
“不了,你公公不愿帮助我,谁也不指望了,我就和你娘一起干”,外公的倔脾气又上来了。
“你们要干什么?”
“开粥场”
“你说的赈灾就是开粥场?”
“干别的我倒是会啊?”
“你哪里来的粮食?”
外公笑了,“既然要开粥场,自然有米下锅”
“爹,要不要把你的真实意图给俺公公说明?”,俺娘问。
“算了,人家忙,就让他忙吧!我走了,早开一天就少死一些人”
爷爷无功而返。
回到家外婆问,“斜子,怎样?”
“唉,人家连面都不见”,外公叹了一口气。
“他是看不起人”
“看起怎样,看不起又怎样?一个破县长好像有人与他争似的,谁稀罕!”
“斜子,要不去找曹志明?”
“谁也不找。我就不信拿着馒头找不到要饭的”
“也是,咱们自己干”
“咋干?”
“你说咋干,听你的”
“要不咱们把家搬到桥头凉亭里,在旁边支口锅,你熬粥我烧火,咱们只负责舍粥,其他的让吃饭人自备,你看怎么样?”
“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外公还真把家搬到了桥头凉亭里,起初大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以为他又犯斜了,路过的人都嗤之以鼻。
当看到第一锅热腾腾的米饭熬出来瞬间被一抢而光时,大家才明白外公搬家的真正意图,才明白粮食是外公送的,可谁也不明白粮食是哪里来的,
事想的太过于简单。
听说外公在桥头舍粥,四面八方的难民一窝蜂的都涌进了这里。锅太小,就是一天连轴转,也熬不了多少,有许多人根本捞不上吃,无奈只好含泪离开。
这怎么办呢?外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江淮冻饥士卒死,宫中日夜为荒忙,
晚上。
忙碌了一天的外公外婆没有一点困意,两个人正为如何扩大规模发愁。
这时,一个人乐呵呵地走进了凉亭。
“斜子大哥还没休息啊?”,这人乐呵呵地问。
“先军大哥,你怎么来了?”,外婆认出来了。
“过来看看你们这两个大善人,不欢迎吗?”
“欢迎欢迎”,外公忙掏出烟来递了过去。
刘先军坐下了,他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外公,“了不起啊,斜子哥”
外公没说过多的?,只言片语只说了寥寥几个字,“唉,于心不忍啊!”
“一个在人们心目中的斜子,竟有忧国忧民的胸怀,不得不让人佩服,要不要我们帮忙?”
“帮忙?”,外婆心头一喜,“我们正为此事发愁呢”
“你打算怎样帮我们?”,外公问。
刘先军四下看了看,见没有外人,低声说,“斜子大哥,我的身份你可能知道,就你的善举向我们的组织做了汇报,上级领导在感动的同时,非常重视这件事,经过研究决定,向你提供一批帐篷和桌子板凳,并从中抽出几个同志,来帮助你”
“太好了,谢谢你们”
“谢什么,我们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好人,你们都是好人”,外公说。
“你又何尝不是”,刘先军笑了,“斜子大哥,我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