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凤英一咬牙:“妈,我不要下乡,我宁可死也不要去。”
她说完这句话就回了自己的房间,嘭的一声甩上门,打算先绝食看看效果。给她爸妈增加点压力。
门外,姜爸站起身,说道:“我出去一趟,问问情况,看看有没有人要转让工作的。”
姜妈忙着点头。
姜爸临出门的时候又叹了口气,说道:“咱们要做好两手准备。要是真找不到工作,还是要按规定下乡的。”
他这话是说给姜妈听的,也是说给姜凤英听的。
姜妈:“我明白。咱们尽力就行了。”
姜凤英的态度就是“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了。她反正不下乡。
找工作进行的非常不顺利,这年头,除非万不得已,没人会卖工作的。大家都觉得老姜这临时抱佛脚的行为非常离谱儿。
当天,姜妈敲了好几次门,也没能把姜凤英喊出来吃饭。第二天依然如此。
姜妈担心的不得了。“你这孩子,就算你不想下乡,也得吃饭啊。吃饱了饭才有力气想办法,要是饿出个好歹来,把身体弄垮了,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儿啊。”
最开始,姜凤英还能在屋子里大声回应:“我不吃,饿死我算了。反正也是个死,我就当给家里省粮食了。”
后来,她的声音一次比一次虚弱。
第二天下午,姜凤英就不再回应了。因为她饿晕了。
按理来说,就饿一天半,不至于,但谁让姜凤英倒霉呢。
姜妈急得团团转,坚持等到老姜下班,俩人一起撬开了房门,发现了在屋子里昏睡的姜凤英,怎么喊都喊不醒。
姜爸背起她,火速就送到了医院。值班医生给她挂上点滴,过了一会儿,姜凤英才幽幽转醒,眼泪大颗大颗的往下落。
无声哭泣,最是绝望。
姜妈拍打着她:“你这个孩子,你这是要干什么啊?那么多人下乡,人家怎么就都能好好的呢。你赶上了,这是命啊,你也只能认了。”
姜凤英虚弱的无以复加,缓缓说道:“这命,我不要了。让我去死吧,别救我了。”
说完,她就闭上了眼睛。
姜爸姜妈并不是那种极品父母,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去死。
老姜到底还是妥协了,他长长的叹气:“工作一时半会儿是找不着了。实在不行,你就接我的班吧。”
“老姜!”姜妈震惊的喊道。
凤英怎么可能接老姜的班呢?老姜是车间主任啊,长期以来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靠着老姜一个人的工资养大了几个孩子。现在老姜工资和奖金加起来有一百多块,凤英接班,那她只能从一级工做起,一个月也就拿个20块左右,他们一家人怎么活?
难道从现在开始就要指望孩子们养老了吗?可是老大已经结婚生子,有自己的小家要照顾,每个月三十来块的收入,能给他们的有限。老二还没结婚呢,也到了要娶妻生子的年纪了。老三还是个学徒。
他们不能帮衬孩子就算了,难道还要跟孩子要钱吗?
以前老姜还说,等他们老了,有他的退休金支撑着,他们两个老家伙也能活得很好,不会给儿女添麻烦。现在呢?还不到五十岁,就要给儿女添麻烦了吗?
关键时刻,姜妈脑子转的很快,想了很多。她说道:“我不同意。宁肯让凤英下乡,我们每个月多给她点补贴,这样她也能过的好好的。”
姜爸想了想,也觉得自己冲动了。他要是把工作让出去,以后的生活肯定会一团糟。
“凤英,爸爸每个月给你寄20块钱,你好好的去下乡吧。行吗?”
别的孩子都能自力更生了,他现在手头宽裕,多给点是可以承受的。
这个条件听的医生护士都羡慕不已。谁家孩子下乡能有这个待遇啊?20块,哪怕不干活,也足够在乡下过的还不错了。
但是姜凤英并不满意!下了乡要面临的绝不仅仅是物资短缺的问题,她就算有钱,在乡下敢大手大脚的花吗?那她肯定是会被人盯上的啊,能有什么好?虽然她享受被人瞩目的感觉,也希望自己是最有钱日子过得最好最被人羡慕的那一个,但是“气人有笑人无”才是人之常情,单纯的羡慕是不存在的,她一旦成了最好的那个,必然会招人嫉恨。她不能去乡下做那个显眼包。
姜凤英:“爸,您别管我了。我不接班。就像我妈说的,我一接班,咱家日子都没法儿过了。”
姜妈还以为她想通了,高兴道:“你这么想就对了,你去下乡,爸妈每个月给你寄钱,就相当于给你发工资一样,你就是换个地方生活几年。我们在城里也帮你留心着,一旦有工作机会就马上帮你落实。”
姜凤英闭着眼不说话,心里却在冷笑。人在城里找工作都难,她下了乡以后,城里就算有工作也轮不到她。她妈这是给她画大饼呢。
姜凤英现在谁都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