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草药这件事,一开始只有干校参与,后来,周边生产队和公社也陆续加入进来。再后来,这片区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草药种植基地。在谢锦离开之后,依然有很多专业人才来到这里,继续指导大家科学种植。
形势在不断变好,每年都有人离开干校,尽管他们回到城里之后,也并不是立刻恢复到从前的水平,但生活环境还是好转了很多。谢锦陆续收到了很多他们寄回来的东西,衣服吃食居多,甚至还有雪花膏和谢秉琛画画所需要的纸张颜料,这些东西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赊药的欠账,但是没有人跟她说,这些是用来还债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物资远远抵不过当年小谢雪中送炭的情谊。这些东西不是还债,只是他们维系感情的工具。
同样的钱财,在不同的时间里,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我们不光要看钱财的数量,还要看钱财背后所代表的真正的价值。有人在你身处泥潭生死攸关的时刻表达善意,借给你10块钱救了你的命,总不能你以后发达了,还给人家10块钱就说咱们两清了吧?先不说通货膨胀金钱贬值,就算它没贬值,也没有这么干事的!
老邱也收到了大家寄来的东西,高兴的嘿嘿直乐。倒不是他图人家的东西,“做好事不图回报”是能长期坚持做一个好人的基本前提,因为一旦你图回报,你心里就会有很多计较和得失衡量,根本就坚持不下去。老邱高兴,是因为他的善意得到了认可和尊重,他的心意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心里熨帖的了。
谢锦也把自己收到的东西匀给了他,他是个厚道人,大剌剌的就把欠条全都还给了谢锦。
“你不留着做纪念了吗?”
邱干事的心思她是知道一些的,所以随口就问了一句。
“不了不了,我留着他们寄给我的东西做纪念也是一样的。”
邱干事想说,他想了又想,觉得欠条这东西不适合拿来做纪念。万一哪天欠条落到心思不正的人手里,拿着欠条去找人家讨债,那可咋整?要是有人居心叵测,几十年后拿着欠条去要账,还要人家连本带利的还,那人家心里该有多膈应?
谁能保证他老了以后不犯糊涂,把这欠条留给自家后辈当传家宝呢?谁又能保证他家的子孙后代里没有王八蛋,能干出什么混账事呢?好竹也是有可能出歹笋的。
一劳永逸,为了避免日后可能出纰漏,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欠条还给小谢。
再说了,这欠条说到底是人家写给小谢的,不是给他的。当年他虽然出了一些钱,但是人家寄给他的东西也已经抵了。至于出力,那是他应该做的,算是本职工作吧。而且,他现在是药厂负责人,领的工资早就超出了他当年的付出了。
他还把自己收到的东西分给了军宣队的同事们。要是没有大家的默默的支持,他一个人哪能坚守本心而不被时代洪流裹挟?
谢锦收下了他还回来的欠条,又匀出一套学习笔记给他。
邱干事瞬间心领神会。这“预言”已经比之前送笔和课本还要明确了。
更别说他自己也有感觉,随着知识分子陆续回城,风向又要变了,国家肯定会更加重视教育!
所以,他拿着学习笔记急急忙忙的就跑了,又给家里的老人和媳妇写了一封非常严肃的信,要求他们一定要好好监督自家的五个崽子,包括已经成了亲的长子和娶回来的儿媳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待机遇的到来!小谢说了,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家里的老人和媳妇收到他的信,一边努力执行他的“指示”,一边将他的“指示”向外扩散。邱家老两口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邱干事作为传宗接代的独苗,在家里的地位堪称“至高无上”。不光两个老人心里眼里全是他,就是两个早已经当了祖母的姐姐,心里眼里也全是他。邱干事没有被惯出什么坏毛病,反而一心为家,那真的是相当不容易了。
至于没有把家属带在身边,那是邱家人共同做出的决定。跟着老邱就是白吃白喝白花钱,自己在老家还能下地挣工分养活自己,不光能分粮,年底还能分钱,老邱寄回家的钱就能攒起来。哪个更划算不是一目了然吗?干吗非得随军呢?而且,老邱的身份在老家也挺好使,大家都会给他们几分面子。要是到了部队,老邱他算哪个小虾米?还不是得看别人的脸色吗?他们干吗那么想不开?
邱干事的老父亲收到信就去了两个女儿家,把老邱信里的内容认真的说了又说,指示传达的非常到位。两个女儿向来听弟弟的话,让干嘛就干嘛。女婿嘛,心里大概是不当回事的,但是也没必要为了这个和老岳父杠。再说了,多读点书也是有好处的,至少体面啊。而且,晚上去岳父家里抄笔记,孩子们还能在姥姥姥爷家吃顿好点的。虽然他们真的不认为,他们已经当了爹的孩子以后还能上大学。那不是瞎胡扯吗?
对于女婿们心里的想法,邱家老父亲毫不在意。爱咋想咋想,只要行动上听话就行。就像他一样。虽然他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