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华起来就开始去煮早餐,打开米缸,里面有一小袋小米,不多也就一两斤的量。
这是原主以前特意弄回来,熬小米粥给胡梅花和杨胜利吃的。
还有一袋二十多斤的黑面,以及一袋二十多斤磨好的玉米面,这都是他们回来之后,大伯和二伯家送过来的。
再打开橱柜,里面有十几个鸡蛋,这是大队长和村里其他邻居们送来。
云华熬了一锅小米粥,再蒸了几个黑面馒头,想了想又煮了两个鸡蛋。
这就去今天的早餐了,就这也还是靠山屯数一数二的伙食了。
云华偷偷刮了点培元丹的粉末放到小米粥内。
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胡梅花和杨胜利的身体养好。
她先拿了个小盆装了一盆,准备送去爷爷奶奶那边。
两老人一向深明大义,当年明知道原主不是杨家亲生的。
可是每次胡梅花带她和杨胜利回老家,爷爷奶奶和大伯二伯家,都没有对原主另眼相待。
吃的喝的这些,和杨胜利以及其他堂哥堂姐们,都是一样的。
是以,云华决定还是要好好维系好这份亲情,也当是为了杨建国尽孝了。
,杨老爷子总共生了三儿两女,两女儿最小,是双胞胎。
都嫁给本村的外姓人家,两姑父的性子都很好,两姑姑也还算幸福。
老两口在两姑姑都嫁人以后,就做主分了家。
并且替当时还在部队的杨建国,也申请了一块宅基地。
帮着给建了四间房,并且把屋子前后,都是给砌了院子围了起来。
因为这算是自留地,所以大伯跟二伯还有几个堂哥,平时趁着下工的时候,都会在院子内种点粮食和蔬菜。
至于地里的收成,粮食他们自用些,不过大多数都是被奶奶给收起来。
混着一些大伯母二伯母做成的干菜,一起寄到部队去。
就算胡梅花每次说,他们在部队也种了菜,并不缺这些也从不间断,就怕他们在部队没粮没菜吃。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原主他们回来就有地方住。
看着院子里那满满的菜地,心里都安定了不少。
云华等胡梅花和杨胜利起来之后,才对着胡梅花道,“妈妈,我给爷爷奶奶送点小米粥过去。”
胡梅花朝她点头,“你爷爷奶奶这几天也辛苦了,过两天拿一斤肉票去买斤肉回来,给他们送过去好好补补。”
“好。”
云华应道。
不过心里想的则是,空间内养的那些鸡鸭鹅,还是要找个合理的理由,拿出来才行。
爷爷奶奶是和大伯一起住的。
大伯,二伯还有云华家的房子,都是并排在一起的,就中间用围墙隔了开来。
要是从外面远远看去,就好像是一整栋一样。
老两口老年丧子,一时受不住这个打击,坚持把杨建国送上山之后就倒下了。
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他们的心病是杨建国,这心药也就是云华姐弟俩了。
云华带着杨胜利端着小米粥去了大伯家。
靠山屯的村民一般都是吃两顿,所以去的时候,大伯母还没开始准备煮响午饭。
“爷爷奶奶,这是我姐姐熬的小米粥,妈妈说让我们给您送点过来。”
杨胜利很会说话,一句话既表扬了姐姐的勤快,又突出的妈妈的孝顺。
老两口听了满脸欣慰,说道,“送过来干嘛,你的身子也要补补,留下来自己吃就好。”
这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杨胜利给他们送的不是一点小米粥,而是什么山珍海味一样。
当然了,里面加的那培元丹粉,肯定比那山珍海味是值钱多了。
“我们家里还有,爷爷奶奶趁着还热就吃了吧。”
姐弟俩回到家里就着小米粥,啃了个黑面馒头。
杨胜利见姐姐才煮了两个鸡蛋,还硬是不要妈妈的。
于是小心翼翼的把自己的鸡蛋掰成两半,和姐姐分着吃。
云华想着趁着还没有正式去上工,去了解了解这座以后都要赖以生存的大山。
于是等收拾好碗筷,她就对胡梅花说。
“妈,我等一下去山上看看,也要打点柴回来,总不能够以后都用大伯跟二伯家的。”
胡梅花还没说,杨胜利就说道,“姐姐,我也和你一块去。”
“不了,等过两天你还要去学校里面报到,到时候老师肯定会考教你的。
所以你还是趁着这几天,在家里把课本再看看。”
其实这都只是云华的托词,主要的是杨胜利的身子实在太虚弱了,要是让他去山上,谁知道受不受得了。
就算是有培元丹,也不是马上就能够把他身体改造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