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林悦就住在了唐家。
第二天,林丙清带着韩家开和赵树,开着面包车赶到杭城跟林悦楚怡等人汇合,一行人先去国土资源所,顺利地办了手续后又去了一趟三塘村,商量那座小山坡以及周边菜地的转让事宜。
菜地的事还容易解决,因为那原本就是村集体的地,不属于村民的自留地,现在是冬天,地里也没多少蔬菜,适当地补偿一下,就谈妥了,比较麻烦的是山坡上的那户人家。
说是一户人家,其实里头只住着一位六十七岁的孤寡老人。
这位老人也是三塘村的村民,在村子里也有一座像样的房子,只是命运多舛,年轻的时候妻子就病故了,只留下一个智力有障碍的儿子。父子俩原本相依为命,平日里就靠老人做些木工活来维生,不想十年前的冬天,有一天老人去邻村帮工时,那智力有障碍的
儿子独自留在家里,竟然不知怎么地,把房子都给点着了。
冬日里天干物燥,又常刮风,房子又是半木头的老房子,里头又堆满了杂物,火势一起就几乎不可遏制。尽管村里人听到动静立刻全部都赶去救火,机械厂的工人们也很快来救援,但屋里火势凶猛,根本就冲不进去,只能拼命地泼水。
等到大火被扑灭时,房子已经几乎全部烧光,那智力有障碍的儿子也被活活地烧成了一团焦炭。
老人大受打击,从此就有些半疯癫了,虽然村里给他临时安排了一间屋子落脚,还暂时地负责了他的饮食,可他却一到晚上就开始嚎叫着呼唤他那儿子的小名,搅和地半村人都睡不着觉。
这时间短,大家还能体谅他丧妻又丧子,但时间一长,却是谁也受不了,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每天深更半夜地突然被吓上这么一大跳,哪个不心疼啊!
没奈何,村里只好给他在山坡上搭了间屋子,然后再时不时地送些吃的。好在过了几个月后老人神智稍
微清醒了些,慢慢地也会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了,日子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地熬了下来。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林丙清第一反应就是:“那如果你们把这块地卖给我们,那老人以后怎么安排?”
三塘村村长忙表示如今老人神智已经基本清醒,夜里也几乎不再嚎叫了,回头村里会重新给他安排一间屋子,不会让老人居无定所的。
林丙清又问:“那老人家他愿意去别的地方住吗?”
村长道:“那山坡虽然不高,路却不好走,又没个自来水和水井的,每天都还得下山坡挑水,他当然是愿意的。”
他说的很理所当然,林悦却听出这位村长只怕是根本还没跟人家商量,当下故意多嘴问了一句:“可要是老爷爷不愿意搬家呢?”
楚怡马上配合道:“是啊,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狗窝,老人毕竟已经在山坡上住了十年了,生活上早就习惯了,而且人年纪大了都容易固执,要是他不肯搬
,我们肯定是不能强求的。”
林丙清点头道:“方村长,要不,麻烦您先带我们去看看重新安置的房子?”
村长顿时就有些讪讪地,说这个具体把老人安排在哪里的事,还需要村委先讨论讨论,显然在此之前他其实还没有想过这件事情。
林丙清见状,便委婉地表示能不能现在就开会讨论一下。
村长忙说马上就讨论。
林丙清便先行告辞,说等会再过来,而后就带着女儿和楚怡准备去找那位孤寡老人,想亲自问问老人的意愿。
几人沿着厂房的外围来到山坡,就看到一个衣裳虽谈不上褴褛,满头白发却乱糟糟的老人正用麻绳和木头在修补篱笆。
看到有一群陌生人过来,老人满脸疑惑问:“你们是谁呀?来这里干嘛?”
他说的是杭城的方言,林丙清虽大概听得懂却不会
说,林悦便用方言回复说自家刚买了旁边的机械厂,想把这块山坡也划进去,问老人愿不愿意搬到村子里去,如果愿意她们肯定会好好安排,并且还有补偿。
老人一听,顿时面色大变,丢下一句“我不搬”,然后马上就转身就回到了屋里,并重重地关上那扇破木门。
之后任凭林悦再怎么解释没有逼他的意思,只是想好好商量,老人都不再搭理。
“算了,囡囡,既然人家不愿意,那我们就不用强求了。”林丙清劝道。
“那我们回去跟村长说不要这块地了。”林悦点点头,多了这块地固然能多一些面积,但其实也不是非要不可,毕竟她家可不是恶霸,实在是做不出这种为了占地就丧尽天良非逼着人家老人离开小窝的事情来。
几人回到村子,刚走到一口小池塘边,就看到一个瘸腿的妇女用腰顶着一木盆子刚洗好的衣服,正一高一低地往这边走。
林悦一眼就认出这个瘸腿的妇女正是去苏家喊冤的那位施雅荷。
施雅荷倒是没有马上认出她,双方无意中打照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