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动开始的前几天,若明城内所有高级中学的校长在政策压力之下都不得不提交校内所有复读生的信息明细给前来质询的教育部官员,几天之后,远山绪派遣来的军队就到各学校去“接”人了,那些学生们还什么都不知道,连和家人道别的机会都没有,就像那172名青年一样,被不明不白地带到了总理府当中
。
对于这些占用公共资源的“低等人”,远山绪可不愿费心思给他们进行思想灌输,他们所需要的只是无条件的服从,真心实意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这些来到总理府的复读生们,大多被任命成为低级文员或是各级官员的助理和秘书,那些资质实在差到一定程度的,就只能当侍官或杂役,若是有人抗拒命令或者尝试逃跑,直接格杀勿论。
从十二岁那年他第一次杀人之后,远山绪对于他人的生命就已经缺乏了应有的敬畏之心,甚至认为那些和“正常人”共享资源的“垃圾”就应当被消除和抹去,才能让社会得到彻底的净化,这就是永绪国人的“命”,神医也无从医治的。
1932年11月的一天,身为宣传部长的静嘉玉瑾在经历了几乎彻底夜无眠的工作之后,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小憩,在她的面前,还摆放着一杯已喝去一大半的黑咖啡。
正在这时,办公室的门突然之间被敲响了,静嘉玉瑾强撑着起来,“进来吧。”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玉瑾下属宣传部的一个二级官员,远山绪的好“兄弟”兼高中同学--方瑜。
“部长,昨天领袖从那些学校那边收集来了一大堆复读生,用来给各部门官员充当助理,上面来的命令,说是让您先挑两个,剩下的我们才能要,这样也能减轻不少您的工作负担。”
静嘉玉瑾走出了自己的办公室,在门外的走廊两侧各站着-排可供选择的复读生,望着他们复杂的目光,她竟感到些许心痛:在他们当中,不乏有一时发挥失常的优等生,也有不少成绩一般但一直勤恳努力着的少年,但在强硬政策的影响之下,他们就象是橱窗之中的商品一样,沦落到任人挑选的卑微地位。
在人群之中,玉瑾看到了一个和其他人长相差异有点大的人,那是一个浅棕色卷发的男孩,身材瘦小,从面部特征上看上去就像一个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白皙的脸上还长着星星点点的雀斑,他顺从的低着头,不发一言。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年龄了?”静嘉玉瑾礼貌地询问,似乎对方真的只是个孩子。
“我叫若竹,今年十七岁。”
玉瑾感到有些吃惊,似乎并不相信自己面前这个孩子模样的人真的已经有十七岁了。方瑜在一旁解释道:“部长,他是个安华国人。”
安华国,是位于永绪国北方的一个边陲小国。气候恶劣,国民贫困,生活和信仰都比较原始和落后,安华国人常常被外国人称做低等民族。不过,听说前两年安华国新上任了一名总理,在那之后,他们的发展也算有所好转。只是“低等民族”的阴影仍伴随着每一个离开故土的安华人。
在永绪国的安华移民,基本上都居住在那些如同罐头盒一般的贫民窟当中,没有人愿意去接近他们。他们的外貌就如同身份证般,将他们与永绪本土国民区分开。
“方瑜,这个我留下了。”静嘉玉瑾指了指若竹对站在身旁的方瑜说,在对方诧异的目光之中她浅浅地回答道:“如果让他去别人那边工作,我担心他会受欺负。”
随后,她又从人群之中随便选了两个人,向方瑜告别之后就返回了办公室,给新来的三人交待了一下一天的工作。
傍晚,静嘉玉瑾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如释重负地说:“有几个帮手真的比独自完成任务要高效地多!”
然后,她略有些惊讶的发现,由若竹完成的工作量几乎比那两个人加起来还要多,而且准确率极高,极少有差错。这一现象完全颠覆了她心中安华人愚昧蠢笨的刻板印象。
于是,她让另两个人回到了统一的简陋宿舍,只留下了若竹一人--她要和对方谈一些事情。在过往的十八年内,静嘉玉瑾极少同外国人打交道,即使她在上初级中学的时候和一个陵山国交换生关系很好,但陵山国人的相貌与永绪国人基本没么差别,语言也能互通--它们在三百多年前本是一个国家。
若竹独自一人被留下,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有点惴惴不安地站在那里。
“坐下吧。”静嘉玉瑾指了指自己身边的椅子,温和地招呼他坐下,若竹第一次觉得这个一整天都不苟言笑的宣传部长,也没有他一直以为的那样冷若冰霜。
若竹坐在静嘉玉瑾对面的椅子上,仍感到拘谨,只是低着头,不敢去看对方的眼睛。
“若竹,你今天的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我能看得出来,你不是那种资质低下的庸才,那么,请问你为什么会去选择复读呢?”
望着对方柔和而殷切的目光,若竹仅仅犹豫了片刻,就将自己悲哀的经历全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