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监临向蜀春,
错抛歌酒强忧人。
江楼一望西归去,
不负嘉州只负身。
诗寄《监郡犍为将归使府登楼寓题》,作者晚唐诗人薛能。他曾经担任过嘉州刺史,也就是今天乐山地区的地方长官,对这座西蜀江城有着深厚的感情。
闲话不表,我们书接上文。且说我们驱车一路南行,先从乐山城北跨过大渡河桥,转而向东,越过乐山市区的岷江大桥后,三江并流、群山环抱的乐山城区就在眼前了。山聚旺地,水生财气——在我这个靠风水堪舆混饭吃的书生眼中,这真是块风水宝地!
美中有缺的是,大渡河、青衣江都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水势湍急,而这种“急流水”往往是破财伤身格局,好在经过都江堰的调节,干流岷江的水势已经变得平缓,多少抵消了这种缺憾。
当我们来到大佛景区北面的凌云山山门,一座仿汉的石窟门坐落在那里,门上有“乐山大佛”四个大字,又是出自郭沫若之手,不过比照敦煌小牌坊上拼出来的“莫高窟”三个字,乐山作为郭沫若的故乡,这处名胜用家乡才子的书法当匾额,那还真是题中应有之意。
刚到门前,两位各穿僧俗制服的年轻人已经迎了上来。穿武警内卫制服那位上尉军官向林峰行了军礼,然后热情握手,自我介绍说:“欢迎首长,我是省警卫局参谋韦俊杰,奉命在此迎候!”
“谢谢。”因为穿着便服,林峰没有还礼,伸出两只大手把年轻人的手握入掌中:“没有什么首长,让你久等了!”
而那位年轻的僧人则向慧明师父合十鞠躬:“阿弥陀佛,师公好,晚辈性空,方丈师派我来迎候您。”
慧明师父则也微笑合十合,却说没什么。
就在我们诧异间,还是性空自我介绍说,他是乐山大佛所在凌云寺的知客僧,方丈最近正在北京参加一个佛学活动,前几日接到他打来的电话,让性空等人代表他迎候慧明师父一行——寺院方丈年轻时曾经在佛学院学习过,受教于慧明师父,“师公”一说正源于此。
这位知客僧三十岁左右,中等个子,身形瘦削,肤色白皙,气度从容。即便戴着一副金属框的眼镜,依旧能看到他目光中的那种淡然中带着的坚毅。从见到我们开始,他脸上始终带着微笑,那种欢喜心是由内而外发散的,感染着跟随他走路的每一个人。他略带四川味的普通话声音不大,却让在场每个人觉得像是在对自己一个人说话——在佛门空前鼎盛却僧才凋落的当下,能遇到这么一位小和尚,很是让人欣喜。看得出,慧明师父对这位徒孙也是喜爱有加,总是拿着欢喜的目光看着小和尚。
刚进门没多久,红色砂岩的石壁上,一个硕大的朱漆“佛”字迎面而来,慧明师父禁不住双手合十行礼,性空也在旁边侧立合十。直起身后,他介绍说:“这个‘佛’字据说是北宋东坡居士留下的。东坡居士一门三杰,生于北面的眉山县。眉山历史上属嘉州——也就是今天的乐山管辖,他们一家人也就理所当然把乐山大佛当成家乡的名胜。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东坡居士二十多岁的时候,曾经和父亲、兄长一起来此游玩,而后出川参加科举,开始了非凡的一生……”
“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当年司马光下野隐居在洛阳独乐园,苏东坡赞叹他的时候,写下过这样的诗句。我对这位宋代文坛领袖也十分敬仰,他的生平我也十分了解,此时虽有些疑惑,但仰头看去,那字颇具风骨,的确是宋人行书的气象。
随着一条狭长的石板路一路向上行,两边都是蜂窝状的红色砂岩,足见这里的石质十分疏松,极易风化,却如何能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开凿出乐山大佛这尊世界上最大的摩崖石刻,也真是让人惊叹。
进入石窟山门,通往乐山大佛的两条游山道均为青石铺成。一条是从山门蜿蜒直至凌云禅院大门,性空说这里的台阶共有333级,象征着弥勒所居兜率内院讲经说法之三十三天,又隐寓民间“升、升、升”或“连升三级”之意;另一条是在其后葱茏绿荫之中,从“喜生弥勒洞”侧,曲折迂回到灵宝峰“观景台”,长约380米,共计338级石梯,暗寓民俗“升、升、发”之意,行走其间,妙趣无穷。
根据以前经验,我们从这里分成两路,一路由熟悉此地的韦参谋带领,让陈强和孬蛋带着金函直奔凌云寺,在客堂等候;另一路则由性空带着,直奔大佛而去。
沿着333级台阶拾级而上,迂回于山崖间的林荫中,江风阵阵,湿气袭人,让人神清气爽。右边绝壁之下,大江东去,舟如飘叶,令人目眩;左边崖壁上有摩崖造像和石刻题记,沿途可见。前行至半山腰,左侧山崖飞流而下,积水成池,池中嘀嘀哒哒的水流,时缓时急,为凌云山中一景。
性空说,唐代诗人岑参在《登嘉州凌云寺》一诗中,有“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之句,后人即取其意,称这里为“龙湫”。清代嘉州知府史致康草书的巨大“龙”字,如今正镌刻于水池后崖壁之上,字约3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