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应雪和程书明都相安无事。
应雪趁着慢慢规划未来的功夫,捡起自己的手工喜好——编织了几件毛线玩偶。不过,她编织得都比较保守,因为第一个毛线袋子就受到了刘秋霞的注目礼。
她暗自好笑,以前那些编织视频放在平台上比全红婵十米跳台激起的水花都还小;可现在吧,就她那点水平还得深藏若虚。
后来大姨妈又来了,虽说身体难受,不过刘秋霞餐餐好吃好喝的供着,她又每天睡到自然醒,也没觉得有多辛苦。这要搁到上世,她根本就不敢想象。
教书的时候,晚上基本没有很早入睡过。
下班在回到出租屋得做饭,洗漱备课,每天要在学校微信群里例行工作汇报,跟家长实时互动,有时候还得完成各种接龙,尤其这个那个的材料要写。
难得某天下班比较清闲时,又忍不住刷剧或者剪辑自己的编织视频。
次日还得早起,她是班主任,得去盯着孩子们的早读。工作的时间拉得很长,教书本来不是多辛苦的事,但与教学无关的杂事太多了,所以一天下来,身体其实还是很累的。
期待中的寒暑假,从弟弟降生之后,它们就再也没对自己友好过。同龄人都在家里玩手机吹空调,或者出去旅游,她得在家里做家务和带弟弟。
后来,弟弟可以脱手了,父母却在老家承包了几十亩稻田养龙虾,说要给儿子攒钱买房娶老婆。
一到暑假,别说是做饭洗衣这种简单的家务了,她还得去装龙虾、捡龙虾,买饲料和上货送货等等,反正干死还有活。而父母也只有找不到电子秤,需要自己单手估重的时候,才能看到他们的微笑,或者一句肯定。
应雪望着老彩电回神,一旁的台历小而厚,有点像新华字典。
上面的日期还停留在1988年的7月16号,农历六月初三,星期六,是她魂穿过来的日子。
这么多的六,倒是个挺吉利、挺好记的日子。
这里没有手机,也没有智能小度,她戴不习惯老式手表,感觉一戴上皮肤就有点痒。现在是暑假,不上班她是没时间概念的。
今天好像是7月31号了,应雪想了想,保留了魂穿过来的那一页,把中间的台历纸都撕掉了。
随后打开组合柜抽屉拿出了手表,上海牌牌的,她对此不太识货。不过,以前从网上看过机械表在这个年代是比较贵的,一般人还真是买不起。
王丽芳说过,这块手表要两三百块,一般城里人都舍不得买。
应雪看着手表有些纠结,平时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她都不佩戴任何首饰的,感觉一个手机就足够闯天下了。但自己向来很有时间观念,思及此还是老老实实地给戴上了。
她看到了在斜对岸割草的程书明,他弯着腰,动作娴熟迅速,只有几分钟的功夫,苏丹草就唰啦唰啦地倒下了一大片。
少顷,他把茅镰刀扔在了一边,快速抱起一堆堆的苏丹草扔进了池塘。
须臾之间,鱼群就蜂拥而至的在水面抢食。
应雪扶着栏杆,前些日子出了好几起偷鱼事件,程书明去塘尾守鱼就更勤了。
这个男人每晚洗澡后就会抱上一本书,带上手电筒和毛镰刀,天未黑就去塘尾;早上一般都是直接割草后才回来洗澡,吃饭。
刘秋霞来到了屋前坪,仰头轻唤道:“应雪,起来了呀,喊声书明吧。”
应雪没有搭腔,刘秋霞无奈,只好站在岸边喊程书明回来吃饭。
程书明应声,刘秋霞赶紧回灶屋炒韭菜煎鸡蛋。
“妈,”应雪使劲地闻了闻,心里斟酌了一番后开口,“爸什么时候回?现在在哪里做事?”
“你爸啊?早几天中午回来了一次,你不舒服在睡午觉,他又急着走就没叫醒你了,近几天应该会回来。”刘秋霞挥动锅铲,把里头的菜翻了个边,“东乡村嘛,你又忘了?”
应雪低头,不自然地讪笑:“我……不是脑子撞傻了嘛。”
刘秋霞先是关心的问了下应雪的头还疼不,应雪连忙说没大问题,就是以前的事情还是不太记得,总是断断续续的。
“是撞掉了以前的事,才没撞傻。过去的事不愉快,我觉得忘记了更好,不要去想了。”刘秋霞安慰女儿,生活是向前看的,咱们一家四口过好以后的日子就行了。
顿了顿又补充你爸中间回来了两次,一次是出事那天,你可能没印象了;早几天你又没醒,他急急忙忙去了东乡村。
应雪点点头,看到程书明回来提着冷水进了澡房,便随意地说道:“那你也不留他住一晚。”
“哪有时间住,东乡村有两家元旦要收媳妇,急着把家具打好呢。”刘秋霞叹了口气,望了一眼外面自言自语的说这些年吧,你爸很少落屋,外面总打不完的家具。这个池塘要不是有书明在,我和你爸两个根本就顾不上来。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