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知晓黛玉离世的消息后,却说那贾宝玉是痴痴傻傻,整日恍惚度日,全赖着那破庙穷医开的方贱药吊着一口气,到不至于撒手人寰。
这日,他正哭的伤心,忽觉眼前漆黑,迷糊间刚缓过神来,身边一切竟都变了模样,自已正立在一处七八尺宽的青石板路上,坑洼崎岖,两边皆是不知深浅的水塘。正疑惑间,见路对面显出道人影来,宝玉忙上前扯住问道:“敢问此是何处?”
那人道:“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
宝玉不觉一惊,是了,自已本就是个多愁多病身,又刚在袭人面前赌了那样的咒,就是白无常黑无常来勾魂索命也不奇怪。宝玉转瞬又想到自已如今也倒了此处,岂不是能与林妹妹相见了?忙说道:“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
那人道:“故人是谁?”
宝玉答道:“姑苏林黛玉。”
那人却是说了一大堆宝玉听不懂的糊涂话,宝玉只听得个大概,大致是说现寻不到,且潜心修养,终有相见之日云云。
宝玉听闻不由大喜,正欲答谢,却见那人从袖中取出一块石头,便向宝玉胸口掷来。
宝玉见状,连忙高声喊道:“敢问仙长终日是何日?”
眼见那石子已到跟前,宝玉吓得醒转过来。回首再看时,哪里还有青石板路,池塘和那仙长,只见贾母,王夫人,宝钗,袭人等正围坐在床边。
贾母掏出手帕子拭了拭泪,哭道:“我的宝玉,我的宝玉怎地又说胡话了!”
贾母见宝玉醒来,又吩咐小厮去外面书房请毕大夫进来瞧病,众人见毕大夫诊脉后,眉头一直皱着,也不敢言语。
贾母颤声问道:“先生这是怎么了?”
毕大夫答道:“奇怪,先前诊得内伤外感之症,三魂已丢了俩,这回倒脉气沉静,神安郁散,明日进些调理的药,就可以望好了!”
听了毕大夫这话,众人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了下来,贾母忙吩咐鸳鸯回自已房里取些纹银交与毕大夫,事毕,各自皆心安散去。
……
且说回真如福地那端,那日黛玉跟着秦可卿回到太虚幻境,警幻仙姑也自是来探望,只见黛玉捧着本经书,半晌却没见翻动。
警幻仙姑道:“妹妹可还想着尘世那一桩桩一件件的荒唐事儿么?”
黛玉看见来人,起身施过礼后,方才问道:“敢问仙子,我自听闻人身死后,要么是去阴司阎罗殿,要么是去极乐大罗天,这真如福地又该位于何处?”
警幻仙姑道:“姑娘可有看见门口匾额下那幅楹联?”
黛玉背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原有是有非无。”
警幻仙姑笑说道:“其实这副联子本不该如此说,当是:无极始来终清静,坎缺离宫得自然”。
见黛玉不解,警幻仙姑又笑道:“我见你生的灵性,且与你说说这地儿的由来。”
原这太虚幻境居于第三十三重天阙离恨天之上,又灌愁海之中的放春山遣香洞之中,乃是太清道德天尊的道场。因其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不得名,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又因常以幻境度化世人,故称太虚幻境。
黛玉点头称谢,又道:“我原是不该问这么多的,只是仍有一惑不解”。
警幻仙姑示意黛玉言说,只见黛玉把方才手里拿着的那本书合上页,显出“华严经”三字来。
黛玉道:“这书上经文言:‘随生死流,入大爱流。爱河干枯,入汝解脱。’此话可是说这世上有爱皆入这爱河之中,只可等得这河干了枯了,才能解脱?”
警幻仙姑一听,忙说道:“错了错了,想你往日是个机灵的,怎惹上‘情爱’二字就变得这般愚钝!此话本是句佛经偈语,是言说众生情根芸芸不断,入于大爱河,辗转其中,迷途不知返”。
警幻仙姑又道:“昔日佛主曾言,‘究竟清净,无诸渴爱。身形永息,心善解脱’就是这番道理。”
黛玉正想开口,警幻仙姑忽然面色一变,急忙说道:“妹妹你就在此处,我且去去就来。”
等到警幻仙姑离了黛玉住处,一路出了大殿来,有一侍女上前恭禀道:“仙姑,那蠢物来了。”
警幻仙姑问:“可都由着他看见了?”侍女点头称是。警幻仙姑又吩咐道:“且去叫茫茫大士来将他给拖了去!”
你道那警幻仙姑口中所说蠢物是谁?正是那贾宝玉无疑。
正说宝玉被那十二钗所化鬼怪并着力士追扑,只见先前送玉的癞头和尚捧着一张镜子往他跟前一照,口中喊道:“我奉元妃娘娘旨意,特来救你。”登时鬼怪全无,眼前确是一片荒郊。
宝玉念头一转,想来这和尚定是神仙无疑,正欲问个明白,那和尚直叹道:“蠢物!蠢物!看过册子还不明白!你先且记住,世上的情缘皆是魔障。只要把历过的事情细细记着,将来我与你说明。”说完,把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