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炼油,院里的孩子们肯定坐不住,就从空间里取了半斤的黄豆粉和一斤的苞谷面加在面盆里。
面粉被商榷用开水烫了一半,然后再和匀,盖上布放在灶台上。
这样只要醒面十分钟左右就可以用了。
随后商榷又从仓库里拿了一棵白菜和七八个拳头大小的土豆切成块,取出早就出门前就泡上的半盆粉条。
九两的肥膘出了约有六两油,三两渣。
商榷把油渣捞起放倒一旁,把油盛到油壶里。
就着锅底剩下的油把留出来的肉快速翻炒了一下,放上酱油,炒出香味再加入白菜、土豆翻炒,放入粉条,加盐,加水,加盖,大火炖起来。
幸好用的是大铁锅,否则还真炖不开这么多东西。
等菜汤烧滚,把醒好的面攥成面团、拍扁,顺着锅沿贴上一圈,又放上蒸帘蒸上窝头。
此时正在饭口,家家都在做饭,可商榷家炼油和炖菜的香味还是飘的满院子都是。
中院的贾家,此时贾东旭还没死,小当刚刚一岁,小槐花还没有出生,棒梗正是嘴馋的时候。
闻着香味,棒梗放下手里的窝窝头,趴在门边闻了闻,撒腿就往后院跑。
贾张氏连催着秦淮茹跟上:“你还坐着干什么,还不去看着我乖孙别摔了。”
这年头大人吃不饱饭,自然没有奶水,秦淮茹正给小当喂米汤,闻言只好放下手里的碗,把小当交给贾张氏,自己追了出去。
棒梗迈着小短腿蹬蹬地跑到商榷家门口,整个人都趴在门上,口水直流,嘴里喊着:“商叔,商叔,肉,肉,吃肉肉,吃肉肉……”
这个时候的棒梗还没有变得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坏,小小的一个人,没多少肉,整个脸上瘦的就剩下眼睛了。
商榷打开门脚上就多了这么个小人,抱着你的腿眼巴巴地看着你。
商榷拿过一旁的毛巾给棒梗擦了擦口水,把他领进屋,让他坐在灶前小板凳上。
秦淮茹随后走了进来,解释道:“商工,你看这孩子闻着味就往你这跑,看都看不住。”
“没事,小孩子哪有不馋肉的。”
商榷抬头对秦淮茹说道:“秦姐,你先回吧,棒梗跟我吃点再回去。”
说话间,前院三大爷家的老三阎解旷也跑了过来,一手拿着一个空碗,一手拿着双筷子。
“哟,这是连家伙事都准备好了。”
秦淮茹看的直笑,这种事也就三大爷家能干的出来。
“解旷,把碗放老太太那屋,回去把你二哥也叫来。”
商榷没理会秦淮茹的调笑,对着往外跑的阎解旷喊道:“再把前院的秦秀娟和秦秀国叫上,告诉他们把碗带上。”
“也就商工你舍得钱给这些孩子们弄吃的。”
秦淮茹也不着急走,依着门框说话。
“也就是运气好,刚好赶上有卖的,不然我也没办法。”
商榷头也不抬,把烀好的饼子、窝头用竹镊子夹到馒头筐里,又把炖好的菜盛进盆。
秦淮茹帮商榷把东西端到老太太的房间,自己回了家。
这年头,只要人家不撵,孩子蹭嘱蹭喝是正常的事,但大人就不好跟着留下了。
秦淮茹回到家时,贾家母子已经吃完了饭,餐桌上就剩下半个窝头,想也知道另外半个被这两母子分吃了。
如果不是要让秦淮茹干活,只怕这半个都不会给她留下。
秦淮茹撇了下嘴,没说什么,只是简单说了商榷叫了院子里的孩子去他们吃饭。
贾张氏不满地道:“本来就没多少肉,还叫那么多人过去,我乖孙得少吃多少肉,这商家小子真是穷大方。”
“妈,你行啦。”贾东旭靠在床边上说道:“肉是人家商工买的,能想着院子里的孩子就不错了,没他这院子里的孩子至少得饿死四五个。”
“老太太真是有福气。”贾张氏不甘心地嘀咕了一句,羡慕地盯着后院的方向。
老太太是五保户,儿子死在战争年月,每个月靠街道发的救济生活。
这两年灾年,大家吃粮都是掺着麸皮和玉米芯吃的,做的窝窝头喇嗓子不说,还不好消化,虽然有傻柱照顾也受不少罪。
商榷自去年夏天搬进来开始,每天都会给老太太做点吃的,不多却盛在精细。
阎解旷带着阎解放和秦家姐弟进来的时候,二大爷家的老三刘天福早早就带着碗筷跑了过来。
他听到商榷让阎解旷去喊人就知道今天晚上有肉吃,不用叫就自己带着碗筷过来了,还跑到中院把林家兄妹俩一起拽了过来。
前院的秦家姐弟,大的十一岁是姐姐,小的才七岁。
父亲是轧钢厂的工人,在会战中因工去逝。母亲许氏接了班,但因为身体不好只能干些打扫卫生的活,一个月才十八块钱的工资,领的也是最低的配额。
中院林家的兄妹,大的是哥哥叫林建国,十二岁,妹妹林建华只有七岁,父母都去逝了,街道每个月给他们兄妹俩二十五斤的粮票,灾年每个月是二十斤。
去年夏天,林建国刚领完粮食从粮店出来就被前街的赵铁柱抢了去,人还挨了一闷棒整个人昏死在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