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游戏竞技>大明位面> 第94章 向南进军(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章 向南进军(14)(1 / 2)

大人,这里有一份后方紧急发送过来的,关于我们即将入侵的暹罗王国国王的资料!大王要求我们必须全面系统性的了解,这位国王的使用战术以及手段!(战役篇就不放了,节省时间,这里指播放人物的大致生平)

(下面播放纳黎萱生平,1555年,纳黎萱出生于彭世洛,为控制当地的权臣坦马罗阇之子,母亲是恰克发特国王的公主。1563年,大城王国被东吁王朝国王莽应龙入侵,坦马罗阇选择向莽应龙投降,但在1564年被迫交出包括纳黎萱在内的两个儿子前往莽应龙的都城勃固为人质。在勃固,纳黎萱同其他傀儡国的王子一同接受了军事教育,学会了东湖侯语。1569年,莽应龙灭亡大城王国,扶植坦马罗阇成为大城傀儡国王,时年五十四岁。由于坦马罗阇同意献出自己的女儿苏班·坎拉亚成为莽应龙的侍妾,纳黎萱和弟弟“白王子”厄迦陀沙律在1571年一道被释放回国。1572年,刚回国的纳黎萱被封为“摩诃·乌巴腊”,即暹罗副王。负责镇守彭世洛城,时年十六岁。接下来的十年,他在对抗柬埔寨的行动中显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1574年,纳黎萱参加了其父发起的针对万象的战争,但感染了天花,被迫撤军。1581年,莽应龙去世,其子莽应里继位。莽应里继位后,其国内各路诸侯离异之心渐渐显露1583年,阿瓦守将猛勺(莽应龙之弟)在大民的支持下发动反叛,随即陷入内乱。莽应里为考验各路诸侯和属国的忠诚,命令他们出兵进攻阿瓦,阿瑜陀耶也在其列。纳黎萱自告奋勇,代替其父作为暹罗军队的统帅,但是故意延缓行军速度,静观时局的发展,希望能让猛勺和莽应里两败俱伤。莽应里立即觉察到纳黎萱的叛意,密令其子帕玛哈乌拔拉攻击纳黎萱,并要求孟族首领基特和猛撞袭击纳黎萱的后路,将其一举消灭,把纳黎萱逮捕处死。但是二人主动将这一计划告知纳黎萱,并加入了纳黎萱的队伍。此事促成了纳黎萱自立的决心,并策划一同进攻空虚的东湖都城勃固。在出发之前,纳黎萱举行仪式,正式宣布脱离东湖独立。

莽应里得知消息后一鼓作气击败猛勺,并立刻回师勃固。纳黎萱被迫主动撤退,但帕玛哈乌拔拉率军紧追不止。根据传说,在锡滕格河东岸,纳黎萱以一支火箭准确射死了河西岸的东湖军将领,使得东湖军被迫撤退。 回国后,纳黎萱命令暹罗北部诸城全部坚壁清野,并取消了素可泰王国,以准备迎击莽应里的报复。1584年12月,莽应里派遣勃生领主率军三万入侵暹罗,但被纳黎萱击败。1586年11月,莽应里在高棉的支援下亲自率军二十五万进攻暹罗,由北、西、东三面并进,前后围攻其首都阿瑜陀耶13个月之久,但始终不能攻克,被迫回师。

1590年,坦马罗阇去世,纳黎萱正式继位成为暹罗国王。同年,莽应里动员了二十万军队,由王储摩诃·乌巴罗阇率领东湖军队再次入侵暹罗,企图一举灭亡阿瑜陀耶。但纳黎萱早有准备,东呼遭到纳黎萱的突袭而败走。1592年1月,东湖王储摩诃·乌巴罗阇乘纳黎萱出兵高棉之机,起倾国之兵再次来伐,纳黎萱被迫回师迎战。1月18日,纳黎萱率一万军队到今天暹罗省攀武府的侬沙菜山迎敌。东湖军趁暹军立足未稳即发起进攻。纳黎萱决定利用东湖军骄狂轻敌的心理,设伏歼敌。纳黎萱命一支暹军佯装溃逃,待东湖军临近时,突然出击,大败之。东湖军果然中计,进入了暹罗军布下的埋伏圈。据传说,在战斗的紧要关头,纳黎萱和其弟“白王子”的战象突然失去控制,直冲入缅军阵营,两人在帕玛哈乌拔拉的面前被围困。在此情况下,纳黎萱向帕玛哈乌拔拉发出个人挑战,一决生死,得到了帕玛哈乌拔拉的应允。最后,纳黎萱在象背上亲手刺死了帕玛哈乌拔拉,从而获得了整场战斗的胜利从此,暹罗掌握了战场的主动。1593年,纳黎萱攻占土瓦和丹那沙林,次年又占领毛淡棉和马都八(这俩在本时空当中又被东湖人夺回了),在天竺东湾建立了自己的海军,并获得当地孟人的效忠。接着,纳黎萱又回师征服了高棉(隆维克之围),将其降为附属国,解决了后顾之忧。

纳黎萱在位时,废除许多亲王在边境地区的封地,将全国分为若干行省,由国王任命的长官管辖。奖励商业贸易,促进经济发展。

军事外交:1571年纳黎萱从东吁王朝回国后就被立为储君,随后领导暹罗军民进攻柬埔寨和反抗缅甸的统治。1584年,纳黎萱率军打败缅军,恢复暹罗独立。1587年又打败缅甸的反攻。1591年率军入侵柬埔寨,1592年缅甸趁机入侵,纳黎萱会师大破缅军,杀死其统帅缅甸太子。纳黎萱击败缅军入侵,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成为泰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大帝。他在位期间,泰国发展至全盛时期,版图涵盖了兰纳、南掌、素可泰、柬埔寨等地,势力范围远达淡马锡(今新加坡)和马来半岛满勒加(今马六甲),成为雄踞东南亚的强国。)

大哥呀,这下我们要头大了,一旦隔壁的暹罗。知道咱们大名吞并东湖,并且快速的殖民的地区,我怕他们会趁咱们立足未稳之际打过来呀!这也是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