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女生耽美>大宋好官人> 第六百三十四章:造船作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三十四章:造船作坊(1 / 2)

于是,张正书还没过上两天的“腐朽封建地主阶级”的生活,就苦哈哈地开始了他的任务。幸好有曾瑾菡陪着,不然张正书都觉得自己成了后世的打工仔,拼命工作只为三餐。

第一站,自然是考察曾五叔曾懋是怎么收购丝绸的了。

在江南,曾家丝绸大名鼎鼎,特别是在丝绸兴盛的杭州,那更是响当当的牌子货。

要知道,杭州街巷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在织丝。在宋朝,早就出现了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专门从事纺织生产的家庭作坊——机户。机户不同于富户豪门经营的作坊,仅依赖家庭成员不雇佣或很少雇佣劳动力。其经营方式是官府提供原料,机户织造的产品则由官府统一收购。

曾家,就是这些机户的收购商,一次性收购丝绸不计其数。

还有曾家自营的丝绸作坊,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朝廷设置的绫锦院、内染院、文绣院、锦院、绫院、织罗局、绫绮场等等,可见大宋的丝绸生产是多么惊人了。生产多了,丝织物就便宜了,所以大食人也好,欧罗巴人也罢,看到宋朝百姓个个穿着绫罗绸缎,哪里能不惊掉下巴?要知道,丝绸在他们国家,可是等同黄金的价格!

但是对于大宋百姓来说,丝绸什么的,实在算不得什么奢侈品。

寻常人家,也穿得起。而且大宋的丝绸种类也很多,绫、罗、缎、织锦、纱、绢、缂丝……要是再细分,可能上百种都可以分得出来。丝绸的价格有高有低,高者如绫,是规定为官服所用,还被经常用来装潢书画。低者纱绢,即便是普通人家也能买得起。

所以,曾家的策略也很简单,就是利用江南丝绸的低价来冲击市场。毕竟曾家有渠道优势,所以曾家能把丝绸的价格压得很低。

从宋朝起,北方的丝绸产量就不及南方了,所以南方的丝绸价格要比北方低,量也大。越是往南靠,丝绸的价格就越低。所以,曾懋不仅仅会在杭州收购丝绸,也会前往明州、温州等地去收购,像嘉兴、无锡、苏州等地,也是产丝绸的地方。

对于价格的敏感,使得曾懋的行踪并不确定。当天听闻某地的丝绸便宜,曾懋就立马赶过去收购了。曾家做生意的手段很高超,曾懋只收质量好的丝绸,当然价钱也会给高一点。机户也好,作坊也罢,乐得把上好的丝绸卖给曾懋。

曾懋收了丝绸之后,按照分类,把最上等的丝绸销往汴梁城等中原大城市,然后次一等的,就经过海船,经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卖到高丽、东瀛、琉球等地。至于东南亚地区,曾家是不会去的。无他,就是因为海盗猖獗。虽然这些海盗盗亦有道,只求财不杀人,但是曾家来回一趟耗费巨大,却钱没赚到,反而亏了,这就划不来了。

所以,曾家能不去南边航线贩丝就不去,就算是去,曾家也会转包给大食人。

没错,就是转包。听到这个做法,张正书都吓了一跳,宋人居然这么聪明,懂得转嫁风险了?

不过嘛,这也是人之常情。

虽然说富贵险中求,但像曾家这样有着稳定销量的丝绸大商家来说,风险是极度厌恶的。即便海盗向来不杀人,可万一船员反抗,海盗杀红眼了呢?这不是人财两失吗,曾文俨不会做亏本生意。再者,大食人原本是印度洋的霸主,现在霸主地位被宋人抢了过去,但是大食人还是坚持往来宋朝与欧罗巴之间的。曾文俨看中了大食人寻求财富的心情,所以把风险转包给大食人,倒是个明智的选择。

张正书恍然大悟,怪不得曾文俨能把丝绸生意做得那么大了。

别说汴梁城的丝绸销量,就算是东瀛、高丽和琉球的丝绸销量,也不少了。再加上卖给大食人的丝绸,曾家丝绸的出货量,大概都能占到整个宋朝的几十分之一之多。别小看了这个几十分之一,要知道宋朝此时全国丝绸生产量,起码在八百万匹之多。几十分之一,曾家能占到几十万匹,已经是巨无霸了。

这一日,曾懋在杭州的收购已经接近尾声。趁着这个机会,张正书带着曾瑾菡来到了杭州的造船作坊。宋朝海贸、河运发达,所以造船也多,特别是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明州、温州以及杭州等地都形成了制造海船的重要基地,不但有官方的造船作坊,也有很多民间的造船作坊。官营作坊打造战船、漕船、纲船(漕运船)、座船(官员客船)、马船等,民营作坊打造商船、游船。

到了元符二年这时候,两浙的明州、温州、台州、婺州等地,江西的虔州、吉州,荆湖的潭州、鼎州等地,陕西的凤翔府斜谷,福建沿海四个州军,都已成为造船业的中心。要说到海船的建造,还是属福建路的造船作坊厉害。

不过,张正书手里握着更先进的造船技术,海船质量当然会更好,所以也没必要再到福建沿海去。

要是可能的话,张正书还是想在杭州这里造船。

首先,汴梁城到杭州,要说顺风顺水,不到一月就能到了,有地利在。其次,是杭州的人多,工匠水平也还不错,这是人和。最后,则是张正书的私心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