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自由恋爱,都能保持忠贞的。
进步进步,有的人进一整步,有的人只进半步。
杜太太出身中产家庭,她向往也践行了自由恋爱,但她也是在旧婚姻制度下诞生的,自然也懂三妻四妾那一套。在她发现杜守晖随生意越做越大,心也越来越不着家时,不管欢喜不欢喜,总之,她选择在娘家觅一位远亲作为美妾来稳固家庭。
所以,在杜景堂的童年记忆之中,家里有一种微妙的和谐。母亲跟二姨娘的关系,比跟父亲还好些。而他那位大哥,虽然跟他一样管他的母亲叫妈,但母亲显然不太喜欢长子在自己跟前晃。
再看看眼前的三姨娘,虽然出身风尘,多年相处下来,发现她倒不是轻狂性格,竟然很好相处,倒是跟舞台上演的那类姨太太完全相反了。
杜景堂向来是不敬身份而敬品格的,因此对三姨娘没有疾言厉色的样子:“我不去当然有不去的道理。”
三姨娘坐下来,蔼然地望着杜景堂道:“父子之间哪有隔夜仇呀。”
杜景堂沉默地摇着头,半天才喟然道:“但父亲和质子之间怕是会有隔世的仇呢。”
三姨娘哑然一阵,才道:“不要把话说那么绝。孩子,我只大了你十岁,喊你一声‘孩子’,听着有些厚脸皮。可我是泥潭里打过滚的苦命人,到你父亲替我赎了身,才算有了着落。我虽然不识大字,但我知道世道险恶。总算有几句忠言,能以长辈的身份讲给你听。在我未过门时,成天看着活人抬进来、死人抬出去,那时我就明白了,这年头杀人偿命不再是天经地义了,否则都不用革命了,军阀早叫天给收了。当年,如果你父亲顾虑了你的心情,这个家恐怕早没了。他膝下不止你一个孩子呀,他也不是只作为父亲活在这世上的。”
杜景堂握拳朝桌上重重一按:“他有几个儿子呢,却只牺牲了我!我承认,那个人不算坏,但我和她没有感情。我强迫自己去接纳她,但不成功,人的心是强迫不了的!我在她府上,只能是她的丈夫,我不能拥有个人的抱负,不能求学、不能工作。我被囚禁在病房里,管一个粗俗、喜怒无常且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叫‘爹’……”
三姨娘扭头,看着溅出来的汤汁,愣了半天才叹道:“谁叫那个人看上的是你呢,万般皆是命呀!”说罢,复又望向杜景堂。
只见他怒而转身,气极反笑地呵出一句:“命,不公平的命!”
似是想到了什么事,三姨娘竟笑了一下,捂着嘴问:“怎么还背起话剧来了?”
杜景堂诧异地扭过头来看她,眼神像是在问,她怎么知道这是话剧里的台词。
三姨娘依旧蔼然可亲地笑着,不待他问出口,便解释:“你爸爸对你那份愧疚,谁都看在眼里的。那几年,他没有一天不想着你。你喜欢的、不喜欢的,他都一一打听了,听说你迷上了话剧,他也跟着你迷。这出《雷雨》他不光去剧场看了,还叫人去旧书摊上收《文学季刊》。后来出了单行本,他一口气买了好多呢,放在书房里反复地看,他可能……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吧。”
那出剧里许多的形象,进步的、贪婪的、威严的、懦弱的……杜守晖多少都沾一点。
杜景堂想着,冷笑了一下:“他真矛盾,慈爱和狠心都占一半,爱子和爱钱也都一样浓厚。”
三姨娘顺着话,进一步问他:“谁不矛盾呢?你痛恨这个家为了利益抛弃你,可你却没有彻底脱离这里。”
杜景堂一时噎住,喉头不自然地滚动两下,疾步上前问道:“三姨娘,你看我是为了什么假模假式地待在这所房子里,为钱是不是?我当初应该逃的,但我没有,我……”
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当年他觉得那种强迫式的提亲很荒唐,父亲居然答应则更是荒谬。但他没有像小说和戏剧里的主人公那样大胆地逃跑,是的,一个有知识能自立的青年,面对包办婚姻,竟然只是愤怒而没有反抗。
可是,他实在受不了母亲和姐妹的眼泪呀。为了那一句“你不过是娶个不喜欢的太太,总比家破人亡好吧”,他退缩了、妥协了。反抗旧家庭、反对包办婚姻的口号,都不管用了,他不敢去想自己逃跑之后,如果杜家真的完了,那他的行为算是抗争的英雄呢,还是间接的杀人犯?
至于回来的决定,杜景堂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觉得自大学毕业后,白白浪费掉的大好光阴,需要一个郑重的道歉。
当然,他是不缺歉意的。刚回来的时候,谁见了他都不敢喘气,母亲和两位姨娘好话陪了一箩筐,光是对不起也说了能有一车了。独独那个威严的一家之主,那个一锤定音的人缄默了。
他还有一个想法,他认为自己在那位动不动举刀挥枪的前岳父家里,近乎坐牢似地待了那么多年,而南边的杜家靠这层姻亲关系大发横财。那么,这笔财富当中,理该有他一笔精神补偿的,但他不知该怎么开口。寻常观念当中,谈钱总是俗气的行为。而且,若是兄弟姐妹认为这是争家产的行为,那么,难免要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