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侥幸因气温和暖 , 农耕有作 , 才能逐渐吞并周围的其他小邦 , 成为这一带
的主宰者 。
可先有象雄接邻有赠 , 吐蕃便出兵夺取了象雄之地 , 后有吐谷泓与之交好 , 便出兵图谋 , 实可谓是欲壑难填 , 鸿蝎为心 。
大唐不以吐蕃陈兵松州挑衅为叛逆 , 将文成公主下嫁 , 却非但未能令两国和睦互通 , 反令吐蕃凯舰之心不减 。
到了芒松芒赞在位 , 则自明面上为权臣把控朝纲 , 实则令对方为己先驱攻伐邻国 , 图谋陇右 。
一旦战不能胜 , 则以铲除奸邪之名变更风云 。
难怪吐蕃今日外无重臣可托 , 内无宗亲结盟 。 只有赞普亲征 , 据守险关而已 。
也正因为如此 , 大唐必欲讨伐吐蕃 , 令其间百姓不再以奴隶自居 , 可为一州之子民 。
值此要务当头 , 大唐公主未敢懈怠 。 统御兵马 、 调度粮草 , 挥兵而来 , 亚时间
“ 铁骑成群 , 玉轴相接 “ 班声动而北风起 , 列气冲而南斗平 「 。 〇 D
有此景象 , 何敌不撂 , 何功不克 !
七年前积石大捷 , 吐蕃大相禄东赞死于乌海 。
七年后大非岭葬军 , 又于乌海有神灵相助于雷霆 , 尽克吐蕃大军十万 。
一时之间 , 草场干里之地 , 尽归于大唐王土 。
吐蕃国中仁人志士合该看清到底谁人才是天命所归 , 若是如今转投大唐还为时不晚 。
今日不是唐军惧怕于吐蕃险关不敢遍越 , 而是大唐公主怜悯忠臣良将为赞普所害 , 非但不能得到应得的声名 , 反而被以血肉填充要塞 , 不忍以铁蹄从其族人头颂之上踏过 , 故而先行退兵 , 将东部草甸之上的牧民安抚收容 , 教习文化与耕作放牧之法
往后再战 , 于时未晚 。 仁心德性 , 方有始终 。
唐军好像确实不是认输退去 , 那最后一句话中的辛辣讽刺简直扑面而来 。
“ 狡兔未死 , 走狗已焘 , 吐蕃鼓舞军心之法 , 大唐愧有不如 , 且看三年春秋之后 , 域中为谁家天下 ! “
“ 你们还愣着干什么 ? 还不动手 。
芒松芒赞一边说着让人将其础了 , 一边却已自己看到了那最后一句 , 只觉胸中的那一口郁气已经攀升到了顶峰 , 急需一个将其发泄出来的途径 。
他是完全没有想到 , 唐军的橄文之中 , 竟会将禄东赞父子把持朝纲 、 威慑王权完全颠倒黑白来写 , 说成是他们在吐蕃赞普的授意之下 , 要进行对外侵略 。
悉勃野家族自称天神后裔 , 向来已习惯了在人前打造形象 , 故而顺理成章地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臣子 。
臣子若是办不到这件事 , 他就可以用对方通敌叛国为名将其铲除 。
也正是今日嘲尔家族所遭到的清算 。
芒松芒赞自己身处局中 , 自然知道这等春秋笔法到底用得有多精彩 , 又与事实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
所谓的内无宗亲 , 完全是因为他祖父松赞干布的父亲是遭到反叛者的毒杀 , 让祖父被迫在十三岁担负重责 , 根本不可能有多少兄弟 , 他的父亲早天 , 同样没给他留下什么帮扶的兄弟 , 而他如今也才只有二十二岁而已 。
所谓的外无重臣 , 也不过是因为禄东赞大权独揽 , 根本没给其他人以表现的机会罢了 。
但其他人不知道啊 。
芒松芒赞下意识地朝着周围看去 , 甚至觉得有些人朝着他看来的目光里都多出了几分微妙的意思 。
他们恐怕看到的 , 只是那番写出酣畅淋滑之感的批驳 , 是唐军掺杂在其中确实没有作假的战绩 , 还有 …... 还有那出投敌可享富贵的号召 !
他一点都不信 , 那位大唐的安定公主真是因为不忍心让铁蹄踏过嘲尔家族的尸骨 , 这才做出了后退一步的举动 。
这仅仅是因为 , 她在等着用一种更加名正言顺 , 也消耗更小的方式入主此地 。
而三年 , 正是这封橄文的截止时间 。
其心可诛啊 !
无论是这其中对于悉勃野家族过往的熟知 , 还是对吐蕃内部局势的明了 , 都让它变成了一把扎人胸膛的尖刀 。
芒松芒赞更后悔的是 , 他到底为何要报以这等谨慎小心的态度 , 才让奴隶去运送这些石头 , 以至于这封橄文不是先被什么人在城关之外看到 , 而是直接曝光在了大庭广众之下 , 成为了吐蕃王室一个对外公开的笑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