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卖古玩的都知道,半桶水晃荡得最响。越是自以为眼力不凡的古董藏家,越是容易打脸。
当然了,陈正不在此列,他买古董很谨慎的,随身要带一名鉴赏专家,扮作买家,然后用暗语进行确定真假,才会购买的。寻常人根本骗不了陈正,毕竟是老江湖了。除非陈正觉得这东西三五千块,看似真的,才会买。这点小钱对于陈正来说,还不够一顿饭喝的酒钱。随随便便两瓶茅台,都不止这个价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穷人可能吃不起一顿饱饭,而有钱人花天酒地。
最不忿气的是,员工做成狗了,老板却住洋楼养番狗。
就像现在,穷人跟奢望什么古董吗?恐怕连想都没想过,而有钱人,三五千块的随便买,根本不差钱,这就是两者之间天差地别的鸿沟。杜清和是感慨的,这也是他要做教育扶贫的缘故。
人只有学习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然的话,社会底层永远都还是社会底层。
陈正蹲在地上,不断地翻看着一件件类似古玩的东西。
这时候,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看模样是摊主,开口就操着一口潮汕话问道:“老板,看中什么?你真的好眼光啊,这件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民窑,现在数量不多了。你要是喜欢的话,我给你个优惠价……”
他说了一大通,以为是本地人嘛。可惜陈正一句都听不懂,只能用粤语说道:“你说什么?我听不懂潮汕话。”
这个地摊老板愣了愣,才明白原来是粤省人,但不是潮汕人。杜清和明显捕捉到地摊老板眼中的一丝不屑,还有一丝嫉妒,当然了,更多的是惊喜。因为,不是本地人来买古玩,地摊老板觉得自己能把这个“凯子”忽悠到腿瘸了。
于是,地摊老板立即换成了粤语重复了一遍,陈正毫不表示,就说:“我先看看……”
就这一句话,地摊老板好像被泼了一盆冷水,热情立马凝固了,下降了一半,他知道可能遇到高手了。
“那老板,你喜欢什么,我给你推荐一下?我这有古玉,有铜器,有瓷器,有字画……对了,我还有一些压箱底的东西,没拿出来,要不我拿出来给你看看?”地摊老板试探性地问道,他想知道陈正到底是高手,还是半桶水。
实际上,这些“压箱底”的东西,比地摊这些还有所不如!
陈正倒是觉得可以看看,因为他就没看到有一件真的,都是一些作假得非常明显的赝品。
地摊老板为了营造神秘感,足足去了有半个小时才回来,陈正都快把整个古玩城的地摊全都看遍了。因为这个所谓的古玩城实在是太小,都没几家店铺,剩下的都是地摊。而且,跟往年一样,里面几乎找不到一件真的。
在这期间,陈正就淘到了一只粗瓷碗,看着像真家伙。
事实上,也就是真家伙,因为是民国烧制的,大批量生产的窑口,没有多少收藏价值。不过胜在便宜,陈正也不想空手而归,就花五百多块钱买下来了。事实上,这些地摊老板太精明了,也知道这民国的窑口粗瓷碗,市场价也就六百左右。他们收上来是一两百,然后转手五百卖出去,这还是陈正杀价的结果,不杀价,他们能开几万!
饶是如此,陈正觉得还是值了。
起码,一百多块钱也是个小漏啊?
现在的人,太难蒙骗了。特别是做古玩生意的,一个比一个精明。
看着陈正志得意满的表情,杜清和有点皱眉地问道:“陈老哥,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瓷碗,还丑,你还买?”
“是不漂亮,明清的官窑,比它漂亮多了。不仅不漂亮,数量还多,不值钱。但是呢,它也是一件真货,懂吗?”陈正感慨道,“买真不买假,宁愿真货是烂大街的货,我也要买真的。哪怕假的做得像真的,说不定还能骗人几百万,我都不会买。”
杜清和略有所思,但突然他停住了脚步。
因为,有一个铃铛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铃铛形制很奇怪,不是现代制成的铃铛,而是上面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然后下面是一个铃铛。杜清和一看就知道了,这是道教的“三清铃”。在道士手中,又叫师公钘,或者叫钘仔。
在潘州,道工佬做法,最少不了的就是三清铃和桃木剑。
很多三清铃上面是三叉戟模样,其实是错的,因为后人觉得这是意喻着“三清”,实际大错特错了。真正的“三清铃”,是指一摇之后,铃内铃舌会碰撞三下铃壁,清脆悦耳。一摇之下,天下三清,就是这个意思。而不是像度娘上面说的,三清铃柄的上端称作剑,呈“山”字形,以象征三清之意。
事实上,这不过是螨清统治中国后,扶持佛教给道教打压,认为“三清铃”会把清给摇掉,因为摇摇欲坠嘛,所以暗自下达严令,道士用“三清铃”,铃柄一定要三叉戟形状。为什么?就是象征一个“山”字,妄图镇住“摇摇欲坠”的螨清江山。
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