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吃差不多,吴有田想到什么,从兜里掏出封信件递过去。
他的信?
易家宝还奇怪怎么有人给自己寄信。一看这封上海来信和寄信人,才恍然大悟。
是交流赛那个叫高启兰的女生。
当时易家宝因为后世一部电视剧对她好奇的多问了几句,又因为交流赛上彼此的表现不错有了话题,游玩那两天一来二去的便也有了些许交情,于是交流赛结束离别前夕也是互留了地址以后可做笔友联系。
“是我之前比赛认识的一个朋友寄来的”
和爷爷吴有田解释了一下,易家宝擦干净手拆开信。
高启兰今年十六,初三在读,相对来说读书还算早。
信上开头的问候语不用说,然后便是她同样得的二十分加分一事。
高启兰写信来也是因为很苦恼一件事,想问问他的建议。
即将中考的她面临的也是继续考高中考大学这方向,还是考中专分配工作这方向。
她在上海家庭条件还不错,父亲甚至是大学教授,也因此家里人是希望她读高中考大学的。有这加分奖励,这样的期望就更大了,因为那样她有望直接考入她父亲所在的大学,以后好铺路。
但高启兰也反骨的就想离父母远点,少点管束。
自然的,走中专这条她获得自由的更快,以前她就有这样的想法,但成绩一直差点意思,如今这二十分加上不就正好。
当然想法是想法,要实施还是绕不开父母的想法。
然后高启兰就想到了之前闲聊,成绩同样不错的易家宝透露自己规划上中专,父母不仅没反对反而大力支持的情况。
这才有了这封取经信。
易家宝看完信,说实话,个人认为高启兰选中专倒是恰到好处。毕竟她父亲大学教授这一工作在文革期间可是高危职业。一不小心被举报打成“臭老九”,高启兰要走大学那一方向怕是还没毕业便会同样被下乡。
当然这只是糟糕的情况,易家宝肯定也不会暴露自己拿这种情况去分析让高启兰劝解她父母。
至于怎么回信?
那就谈理想吧!孩子要坚持,左右真心在乎孩子的父母总是拗不过孩子的。
再提想早点毕业工作早孝敬父母!打一棒子给个枣……啊不,是软磨硬泡,这种没问题。
易家宝刷刷的写着回信,嘴角却逐渐上扬…让高启兰那丫头整天装酷姐,都叫这名了还是多去撒撒娇吧!
洋洋洒洒两张信纸,写好后交他爷爷,让帮忙寄回去,这个小插曲便是过去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易家宝偶尔和王晓希去图书馆学习,偶尔和老妈置备着年货。
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是正式定粮减缩的第一个新年,粮食多有粮食多的过法,少自然也有少的过法,并不能扰了国人年味兴浓的喜悦。
对联红花、爆竹火花。
在工人们正式放春节假期,带回不少工厂发放的年货钱票之时,整个大院,一时间男女老少过年的欢喜渐上高潮。
可惜,也总有人想在这样的日子找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