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穿堂赵老太太的孙子,算是个特殊情况。
赵老太太年纪不小了,就这一个独苗苗孙子,按道理赵家小孙子本不在下乡知青的条件范围里。
但赵全福那小子孝顺,知道赵老太太年纪越大,越绕不开对无法叶落归根的轻愁。
所以早在知青下乡通知一下来,去街道办查问,知道下乡地点有赵老太太的老家时,赵全福便瞒着他奶奶,赵老太太,自己主动报名了。
他们祖孙相依为命惯了,赵全福想着,索性趁现在奶奶还能动,他陪奶奶一起回老家度过晚年也不错。
因为是赶上新通知前的主动报名,街道办代为处理,发放了五十元的积极分子补助,也算全了这一番孝心。
最后便是贾家,那才真有的闹。
当初以为下乡不会马上的强制性报名,贾家都计划好了再拖两三年,到时候直接让小当报了贾家的下乡名额。
所以对棒梗的工作,也就不急着落实安排。
毕竟现在岗位难求,能搞到的工作没什么前途不说,还要花大价钱,哪里有何雨柱这样的厨师来的吃香。
这才有了贾张氏婆媳刚柔并济,给棒梗要来了当何雨柱三年学徒,去图何家祖传的厨艺的机会。
但何雨柱自己也不过轧钢厂员工,棒梗这种走后门的学徒,可不是比人家马华,是先进了厂,再被何雨柱带的学徒,棒梗他是没工作登记的。
所以现在知青下乡新通知一下,贾家棒梗可不一查一个符合“到年龄没工作”的下乡知青条件。
家里唯一的男丁在下乡名额里,贾家可不就有的闹……
“我不管,我贾家就这一个独苗苗,怎么能去那不知道多远的地方受罪,淮茹啊,棒梗也是你儿子,算妈求你了,咱不能对不起东旭,我可怜的儿啊~”
黄昏之时,贾家贾张氏赶出了几个孩子,关着门对秦淮茹是难得的哀求。
哀求的同时也不忘哭嚎着他那早逝的儿子,秦淮茹已是回忆里的丈夫,来博取心软。
某种程度,这步棋走的没错。
毕竟活人是争不过死人的,活着的时候,后面也许贾东旭对秦淮茹确有不好的,但斯人已去,每每看着孩子的长成,再想到已逝的丈夫,便慢慢的淡化的只剩下恩爱过的甜蜜,一般情况下,秦淮茹也确定会心软。
但这不是一般情况啊!
想不让棒梗下乡,眼下便只有两种解决办法。
一是想办法改改小当的年龄,她去替了哥哥。可不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小当也是她的孩子,十一二岁的孩子她怎么放心;另外就是这改户口年龄,没个关系人脉也不是那么好改的。
二便是想办法让棒梗的学徒工作有登记的那种落实,而且时间得改在知青下乡的新通知之前。这样贾家的名额可以跳过棒梗,不过等小当过几年到年龄也是绕不开的就是。而要达成点,也是要人脉关系的,只不过可以走轧钢厂的人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