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厨磨磨蹭蹭的吃完了一碗汤饼。
李臻算是多多少少有力气干活了。
说书靠嘴皮子,但更靠的是脑子。虽然这几天吃的挺饱,一顿饭不吃也没事。
可能吃饱了为什么要饿着呢?
抬头看了看天色,他喝光了那碗用来煮面条剩下的汤。
原汤化原食嘛。
一抹嘴,他直接来到了前厅。
就这么一碗汤饼的功夫,酒肆里又多了两桌客人。
楼上还有些动静。
李臻不敢在耽搁了,往桌前一坐,掏出了怀里的扇子,醒木……然后嘴角一抽。
手绢给人家当孝帽子了。
有些尴尬。
不过不影响。
有醒木和扇子就开说。
看着几个目光灼灼的客人,他不轻不重的拍了一下醒木:
“说书唱戏劝人方。”
“三条大道走中央。”
“善恶到头终有报。”
“这人间正道……”
“啪!”
“是沧桑!”
……
九头案的故事画面其实是很抽象的。
因为它是一个场景中间,不停的来回穿插一些新东西。
对说书人的描述能力要求很高。
说不好的,大家听着就迷糊,因为它这种一会东一撇,一会西一捺的叙述模式,如果你说的乱,那观众听的就乱。
可如果你说的够清楚,那么整个一宗案件,这九头十三命就是一出精彩绝伦的大戏。
李臻前世说这段书……或者称呼为“单口相声”已经不下几十次了,手段拿捏的很稳当。
虽然榜一大哥没来有些遗憾,但就这这么多观众,他也够吃的了。
从老西儿发现幡儿上是三颗人头为引子,引出来山东掌柜因为自己那刚新婚就死了的闺女而怒杀自己的女婿“小力巴儿”,多出了一个人头。
这段原因解释清楚,转头又转到了马三儿身上……
叨叨叨叨的,时间也就来到了中午。
这会儿,满屋子的客人都在跟着他的描述,仿佛成了这书中的看客,跟随着一个个角色的视角,在“现场”观看着他们或者为了泄愤,或者因为恐惧,而砍掉一颗又一颗的人头。
李臻说的形象,无论是怎么杀的,怎么砍的,还是中间偶尔掺杂的一些包袱笑料。
一段《九头案》说的是动人心弦。
偶尔换气的功夫,看着这群客人那渴望的小眼神,他心里就合计着,今天是不是又能召唤出来一个塔大。
俩塔大合了一个金色塔大。
那要三个塔大呢?
是不是就变成白金了?
那会不会有四个、五个、六七个塔大?
钻石?大师?最强王者?
这么多塔大用来干嘛?
融合在一起后召唤神龙吗?
一边说,一边想。
而就在这时……忽然就听见外面的天空之上“咔嚓”一声!
一道白日惊雷在众人头顶炸起。
这雷声很大,把所有人都从李臻描绘的故事当中给惊醒了。
实话实说,李臻自己都吓了一激灵,以为是三清后知后觉的要来劈他。
这雷声……可当真不小。
而这时,用来挡着门口御寒的帘子忽然摆动起来。
起风了……
……
“迈步到这咸菜坛子前,这么一打开,马三儿心说我把人头放这吧。然后我得赶紧走!此地,不可久留!可是呢,这坛子盖儿一打开……哟呵!这坛子里面,还有一颗人头!”
“哇!!!”
听到李臻的话,酒肆里面响起了阵阵惊呼。
李臻话没停:
“而且啊,这人头,脸儿冲上!马三儿一瞧……诶?二哥!”
“啪!”
醒木一拍。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顶着俩黑眼圈的道士,在几个熟客连翻白眼的模样下,说出了这么一句该千刀万剐的话语。
……
“啧。”
看着手里不过十来文的赏钱,李臻摇了摇头。
曲掌柜在一旁直翻白眼:
“行了!我就问你,明天有准不!?”
“有,放心吧您馁。”
李臻应了一声,拱了拱手:
“曲掌柜,明儿见!”
说完迈步而出。
刚出门,忽然脸上一凉。
仰头看了看……天空之上不知何时飘起了鹅毛一般的雪花。
下雪了……
李臻摇了摇头,直接出了后门,朝着老郑婆子家走去。
这雪下的可是不小,李臻顶风冒雪的刚走到了西市口,一眼就瞧见了娥女后领子插了个黄标,而她面前正站着一家三口似乎正和她说着什么。
他一愣……想了想,没在继续往前走,而是驻足而望,见男主人约莫四十来岁,身披大麾,大麾之下是一双硬底儿的皂靴。
身旁还跟着一个妇人,妇人也披着披风,瞅那毛色,似乎是兔毛的。
而妇人还牵着一个手里拿着个黄铜小暖炉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