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群的深深钦佩与赞赏,又交织着对其此举可能引发的未知后果的忧虑与揣测。
靖江帝端坐龙椅之上,耳畔仍回响着林小风那振聋发聩的话语,他微微侧首,眉宇之间悄然掠过一抹深藏不露的失落与困惑,那是一抹只有最敏锐之人方能捕捉到的情绪波动。他的眼神犹如深渊般深邃,威严与疑问交织其中,熠熠生辉,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只见靖江帝的眼角微不可察地皱起,眉头轻轻一拧,尽管语气依旧保持着那份平和如水的帝王气度,却无处不透露出无法抗拒的天子威严。他指向林小风,声音徐徐响起,如同金石交击,质问道:“林卿此言何意?莫非是认为朕所定下的礼仪规矩有所偏颇,甚至暗指朕此举实为失误之举不成?”
面对着龙椅上威严的皇帝,林小风并未因那尖锐而凌厉的质问而显现出丝毫畏缩之色,相反,他更加恭谨地垂下了头颅,犹如一株坚韧的翠竹,在疾风骤雨中坚守其节。他的目光深邃而沉稳,答话时的语气更是庄重且充满敬意:“微臣决无半点冒犯圣心之意,只是怀揣对朝廷同僚以及天下万千黎民百姓的深深关怀,忧虑这冗长繁复、刻板至极的跪拜仪式如同无声无息的蚕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必将悄无声息地成为消磨我朝英才精力的一大无形隐患。”
在这庄严肃穆的大殿之内,满室静谧得仿佛能听见空气在金碧辉煌中流淌的声音。就在此刻,林小风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打破了这份宁静,他的话语如珠落玉盘,清脆而又恳切,回荡在大殿每一个角落:“微臣斗胆请求陛下驾临靳临坊,那里的泉水清澈透明,纯净无瑕,其浮力之大堪称世间罕见。若陛下能够移步此地举行跪拜大礼,不仅礼仪庄重不失,更能使身心舒畅,减缓疲惫。如此一来,既能体现皇家体恤臣子之仁爱,又能彰显我朝顺应自然、崇尚和谐之理念。”
这番言论甫一出口,便如雷霆万钧,石破天惊,瞬间令整个大殿陷入了异样的寂静之中。众学士瞠目结舌,面面相觑,彼此的眼神交汇处,交织着惊讶、疑惑与不解的复杂情绪。他们或是紧皱眉头,或是微微张口,却都难以掩饰内心深处被林小风这一突如其来的提议所震撼的愕然之情,一时之间,竟无人敢于率先打破这沉默的氛围。
王景文,这位如同深潭般内敛而机智的人物,此刻正将他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眸从满目繁复、密密麻麻的奏折上抬升起来。他的目光穿越了群臣熙攘的身影,悠长而又沉静地停驻在林小风身上,犹如一道蕴含无尽智慧与深意的光束,其中既有对后辈卓越表现的赞许之意,又有对细节入微的审视之色。这目光中流淌的情感丰富至极,仿佛是一部未曾言说的历史,在这一刻借由眼神悄然传达。
此时,靖江帝听闻林小风所提出的建议,脸色瞬息万变,先是一抹愕然掠过面庞,短暂得如同冬日里的一阵寒风拂过湖面,刹那间消失不见。紧接着,那愕然迅速被一抹会心的微笑取代,那笑声宛如早春时节的和煦暖风轻轻吹过湖面,激起一层又一层涟漪,带着皇家威严下的亲和与睿智。
靖江帝轻拍着手掌,动作虽轻微却显得尤为有力,赞赏之情显而易见,溢于言表:“妙哉!林爱卿你所献之策,实乃洞察秋毫,深深触及朕的心弦。朕决定应你所请,即刻起驾前往靳临坊!诸位爱卿们,你们也速速更换常服,莫要在街头巷尾失了皇家的体面,让人看了笑话去,要知道,我皇家的脸面便是天下百姓心中的一面镜子。”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字字珠玑,其内涵既是对臣子们的鞭策,亦是对他们共同维护皇室尊严的期待。
而在一侧,白永元与其他几位朝廷重臣并立,他们眼见那些因林小风一番言语而依旧伏地不起的学士们,内心的波澜犹如春水拍岸,涌动着无尽的惋惜与无奈。他们不约而同地轻轻摇动着头颅,沉重的叹息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抹哀愁。这些朝臣的心里暗自揣摩:这些人究竟何苦要与林小风硬碰硬呢?看林小风那般行事作风,虽表面看似毫无章法和底线,却每每能在关键时刻出其不意,以独特的方式制胜,实在是让人难以捉摸透彻。
围绕在林小风周遭的诸位学士们,他们的眼神如同火炬燃烧着熊熊怒火,然而这股炽烈的情感尚未触及到靳临坊这块地界所蕴含的真实危机。对于这群习惯了庙堂之高的学士来说,靳临坊就如同一座禁忌之地,平日里他们避之犹恐不及,决计不会轻易涉足半步。然而,世事难料,未过多时,众人竟浩浩荡荡地踏上了通往靳临坊的道路,沿途伴随着他们的,是强装出来的欢笑声,那声音随着道路的曲折延伸,渐行渐远,却又似乎被大地紧紧吸附,无法消散。
那笑容背后的表情,正如阴郁的天空笼罩着厚重的乌云,愈发显得压抑且沉痛。每一道目光、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笑声的戛然而止,都凝聚着他们面对未知挑战的忐忑与挣扎,以及对林小风这位神秘人物的复杂情感。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每一个人物的神态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将诗人式的细腻笔触和深邃内涵展现得恰到好处。
在通往外城的漫漫路途中,积水肆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