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么说,今天亲眼见到了陈景恪,一番交流下来他是大为惊喜的。
还是那句话,难得找到一个如此合拍的人。
之后他就拉着陈景恪继续讨论医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关于医术的理解讲了出来。
然后他就发现,他的很多理念只是提个开头,陈景恪马上就能理解,并据此推出后面是什么。
比如他说现在的医学分科不合理,应该分成儿科、妇科等等。
陈景恪马上就赞同,并认为应该进一步细分。
不但要分出儿科、妇科,还要有内科、外科、五官科、泌尿科、心脑血管等等。
这种细致到极致的分法,让孙思邈也感到惊讶,然后就是狂喜。
这次来长安真的还是来对了,陈景恪对医术的了解还要在他之上。
对医术未来的发展和规划上,也同样比他强很多。
兴奋之下他又开始讲自己对某些疾病的理解,还有一些他发明创造出来的药方。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不论他说出何种疾病,陈景恪都能拿出一些意见。
他的药方只说个开头,陈景恪就能说出后续还有哪些药材,并且准确说出这么做的医理所在。
甚至还能在他原有药方的基础之上进行增减,比他原有的药方更经典。
这让他震惊之余彻底心服口服。
能做到这些,说明陈景恪的医术远远超过了他,这又让他能如何不服。
然后他不但没有失落,反而很高兴的请教起来。
陈景恪心中既是得意,又有些懊悔。
他是看过千金方的,对孙思邈的医术非常熟悉,各种药方也都了解。
自然是孙思邈说什么,他都能‘推理’的出来。
且孙思邈这会儿还没有开始编写千金方,他的很多经典药方还处在研究之中。
陈景恪作为后来者,直接就拿出了成熟的方子。
如此一来自然就把孙思邈给镇住了……不能说是他镇住的,而是几十年后的孙思邈,镇住了现在的孙思邈。
虽然这么做有些不地道,他心中也拼命劝解自己,别这么做。
可在药王面前装的感觉是在太爽了,他控制不住自己啊。
结果就是越说越多越漏越多,然后就把孙思邈给彻底折服了。
不只是孙思邈,旁听的百草堂七子也一个个目瞪口呆。
他们私下不止一次讨论过,两人谁的医术更高。
最终一直认为,孙思邈年长阅历更加丰富,但陈景恪懂的许多别人不会的奇术。
两人应该各擅胜场,但综合来说应该是孙思邈更胜一筹。
可眼前这一幕却完全颠覆了他们之前的看法。
陈景恪岂止是在奇术上胜出,在阅历和用药上也压了对方一头。
实在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其实陈景恪心中也在暗叫侥幸,如果孙思邈和他讨论医理方面的知识,他肯定会老老实实当个听众。
虽然从太医署和尚药局,得到了许多医理方面的书籍,还拿到了姜子安家的家传笔记。
他医理方面的短板得到弥补。
可毕竟接触的时间还短,此时尚处在消化吸收当中。
孙思邈是什么人?
那可是能创造无数经典药方的药王,医理知识在整个历史长河里,都是拔尖的存在。
他就算在自大,也不敢和这样的大老比基础。
还好,孙思邈也没有说医理的打算,话题始终围绕的都是具体的疾病和药材。
尤其是说到人体方面的知识,陈景恪可以碾压所有古代医生。
如此他才没有露馅,反而大大的秀了一把。
……
此时在皇宫里发生了一件事情,虽然没有涉及到陈景恪,却也和他有关。
却说打仗归来,李世民可不能闲着,无数国家大事等着他处理。
光房玄龄的工作汇报,他就听了足足三四个时辰。
还要处理其他事情,将士们的封赏等等,眨眼天就黑了。
好不容易喘口气儿,正准备休息,却见伺候他的一个侍者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这名侍者叫刘刚,也是伺候他的老人了。
所以李世民难得的主动询问道:“有何事,直说无妨。”
刘刚左右看了看一副为难的样子。
李世民脸色不禁一肃,对周围人道:“你们暂且退下。”
待其他侍者都推下,他又问道:“说吧,何事。”
刘刚小心的道:“此事与任太监有关……”
就是陈景恪让人转达劝酒,任封犹豫不决之事。
从他嘴里说出来自然就变成了任封千般不愿意,最后在陈景恪的威逼下才不得不转述。
李世民不动声色的道:“此事还有谁知道?”
刘刚摇摇头道:“奴婢不知道,但当时许多人在场,应当还有其他人看到。哦对了,陈医师肯定知道。”
李世民说道:“好,此事我知道了,莫要外传。”
刘刚道:“喏,奴婢绝对守口如瓶。”
让他退下之后,李世民脸色就变得阴沉下来。
“让空正平来见我。”
很快一个身穿普通禁卫服饰的人走进来,道:“参见陛下。”
李世民把方才的事情说了一遍,道:“去帮我查查此事,顺便把任封和刘刚都查一遍。”
空正平肃然道:“喏。”
第二天,李世民一整天都在和群臣讨论将士们的封赏问题。
关于陈景恪封侯之事也正式确定。
实打实的开国侯,世袭罔替的那种。
这可不是他以皇帝身份强行封的,恰恰相反,这是他故意打压后的封赏。
是计算军功之后应得的。
此战陈景恪确实立下了泼天大功,更何况还有之前的种种功劳。
如果真完全按照功劳来评定的话,一个郡公之位都绰绰有余。
封侯完全是李世民私心作祟,故意压一压他。
一来是他太年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是不要太突出为好。
二来就是怕自己封的太多,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