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女生耽美>沉沙> 二百一十二、今我来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一十二、今我来思(1 / 3)

嘉安元年七月二十六,随赴任官员同来的御史台外都督曹侍御史与黄沙狱典事领千余精兵与属官“护送”白懿行、苏敬则与荆州军中的十余名涉事之人回京听候发落,琅琊王灵柩亦随军东行。

彼时熏风停、草木止,层云在天际越卷越厚,渐渐地铺了满天,几乎便要垂坠到襄阳城的谯楼之上。当谢长缨尚在军营中有条不紊地为调兵撤离之事忙碌时,苏敬则也已跟随着御史台和黄沙狱的官吏走出了襄阳城,向官道旁的车队走去。

他微微抬眼,见不远处的白懿行已登上了一辆宽敞简朴的马车,而在那马车的前方,官道曲折蜿蜒,直向青山叠嶂的叵测之处隐没不见。

“苏寺卿可有遗漏之物?”一旁的官吏察觉到他脚步的片刻停驻,敏锐地侧过脸,尚算恭敬地开口发问。

“无事,走吧。”

苏敬则含笑摇了摇头,他径直举步前行,登上了后方的马车,一次也不曾回首。

待十余名涉事之人均已在各自的马车中坐定后,车队便也就此缓缓开动,在辘辘的轮辐与萧萧的马嘶声中东行而去。

御史台备下的马车颇为宽敞舒适,苏敬则独坐其中,索性倚着厢壁阖上眼在轻微的颠簸之中凝神小憩起来。然而不过多时,他便在达达的马蹄声外,隐隐听见了郊野上喧嚣的人声。

“……求求您,借我们一点粮食吧……”

“……我们家也没粮食啊,连这地里半熟的庄稼,一半被蛮子抢了,另一半被官兵说……说什么‘坚壁清野’,也抢了去……”

苏敬则抬了手,轻轻撩起车窗帷幔的一角,侧目瞥向了道旁的荒野,也便望见了不远处稀落颓靡的村庄。村庄前的荒野之上聚了不少似乎刚刚赶回家园的逃难百姓,其中更有不少老人和孩子。

那些百姓听得官道上的声响,也只是又惊又恨地瞥了一眼,便仍旧径自在阔别已久家园前长吁短叹地交谈了起来。苏敬则在荆州待过些时日,凝神听时,便也勉强能够听明白他们的方言。

一名年老的农夫叹道:“咱们都不容易……这次索虏跑来打仗,我的两个弟弟都被抓了壮丁,到现在都没有消息呢……”

另一名显然腿脚不便的壮年农夫亦是附和起来:“可不是?我家也就剩我一个男丁,要是连我也走了,那爹娘怎么办?所以啊——看,我就狠了狠心,把这脚给砸烂了。嘿,不管怎么说,总归能逃过一劫……”

一旁又有书生摇头道:“唉……这日子就不是给人过的!”

马车仍旧辘辘地向前,苏敬则不得不将目光向后瞥了瞥,方才隐隐地看清了那几人的面目,以及这几人身旁几近于荒芜的田地。

窗外的残山剩水飞速地后退着,苏敬则漫无目的地望了片刻,便又在这片荒野之上见到了一处异样的所在。那是村庄边缘的一处连绵棚户,正被数十名风尘仆仆的百姓围着,在人群的间隙中隐隐可见棚下搭着肉案,后方似又有几个人倚墙而坐,一动不动。

苏敬则虽是第一次见到这等怪事,却也凭借着以往对史学典籍的广泛涉猎,旋即明白了眼前棚户的究竟是什么。然而,他却也不曾掩耳盗铃就此放下帷幔,仍旧眸光淡淡地打量着那一处奇怪的“铺子”,打量着那些犹自拥挤推搡的百姓。

若遇饥荒战乱,百姓食不果腹,当树皮草根也被分食一空后,余下的充饥之法便唯有……

易子而食。

村庄外的异样景致随着马车的前行而渐渐消失在了视野之中,苏敬则轻叹一声,就此放下了帷幔。

纵然他知道荆州民不聊生,纵然他有心革除弊病,也敌不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现实。荆州人相食的状况只怕不在如今的一朝一夕,但他若是在会审时将此事明明白白地捅到朝中,便不知有多少原本无意表态的涉事官员会因此而奋起弹劾,誓要将他除之而后快。

届时襄阳饥荒、琅琊王战死,便都会被归因于他——归因于奸佞误国。

如今他非但救不了他人,甚至也很难确保不会有更多人因自己的一步踏错而受到牵连。

苏敬则端坐于车中,略有些疲惫地走微微阖上了眼,仍旧悄无声息地仔细忖度起了日后之事。

而在那早已远去的村外棚户之下,一名无力干活的老人已被倒吊起来,有一名手执短刀之人走上前来,向着那老人微微一躬身,随即驾轻就熟地割开了他耳后的血脉。

殷红的鲜血顺着老人的头颅流淌而下,涓流似的滴落在衰草稀疏的荒野之上。在弥散开的腥甜铁锈气息中,这一泓鲜血又向四面八方肆无忌惮地蔓延着,最终绘成一幅诡谲而刺目的图景。

战乱伤民,甚于天灾。

——

三日后,休整得当的玄朔军与琅琊国军的残兵亦是在谢长缨与琅琊国典兵中尉的带领之下,启程返回扬州驻地。

天色将将拂晓,流徽便已背了行囊,在玄朔军士兵的带领之下见到了谢长缨。

“……流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