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得十一月后,荆州与越地的战报便如雪片一般飞入了京畿之地,飞入了台城华林苑的摘星楼中。
陈定澜在看过那义愤填膺地指责她牝鸡司晨的檄文后,也只是漫不经心地将其丢在一旁,侧目向一旁的枕月吩咐道:“枕月,再添些银丝炭。”
“是,婢子这便去取。”枕月应了一声,趋步向着楼下走去。
陈定澜复又取过一册文书,却并不急于展开,反倒是看向了侍立一旁的钟秀:“会凌可知道,孤为何急召你回京入宫?”
钟秀似也是刚刚赶回秣陵,此刻尚不及换下一身风尘仆仆的行客装束便已来到了台城之中。他思忖了片刻,最终只是不动声色地垂了垂眼眸,恭敬道:“臣愚钝。”
“荆州与越地的战事自然是其一。此外么……近日孤在铜箧中的文书里,看到了一则很有趣的内容。”陈定澜闲闲地展开了手中的文书递给他,不辨喜怒地笑道,“孤那时将江陵旧案全权交由你处理,看起来,你还真是‘不负众望’地玩出了些猫腻呢……”
钟秀的手在半空顿了顿,终究还是接过了陈定澜递来的文书,他垂下眼眸细细看过后,却一时并不言语,半晌方才轻轻地哂笑道:“若是殿下当真对此案的结果不满,早在那些人问斩前便会下令再审了。如今那些人已死,您再问这些,又有什么意义?”
陈定澜倒也并不恼怒,只是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此刻的神情:“会凌如今是底气足了,连孤的话也不爱听了。”
钟秀默然片刻,略微平了平气息:“殿下,臣只是……”
“如你所言,孤再追究下去也不能如何。那些人本不过趋炎附势的小辈,若死,动不了大局,若生,却总有一日会附和着赵雍生乱,惹出不少麻烦——他们早该如此。”陈定澜长叹一声,转而问道,“你在越地和荆州想必也已留了后手吧?”
“……是。”
“孤倒是有些好奇,竟陵钟氏何来这么多人手?”陈定澜凤眸一转隐含锋芒,屈起手指以纤长的指甲轻轻敲了敲案桌,“更何况,孤也听到了消息,赵雍起兵后曾与新城郡的那位钟郡守交过手。这一战,新城郡大败,但损失的人手却并不算多——这样看来,你那位族人想必意不在此,但在此前的时日里也没有前往越地的机会。”
“……太后殿下圣明。”钟秀轻叹一声,迎着陈定澜隐隐的威压之意如实道,“臣在越地的确没有可调动的人手,但玄朔军毕竟向那里调了数千人。故而此次殿下召臣入京时,臣……转道去江州鄱阳郡走了一遭,见了见陈归远陈公子,与他剖析了一番江州与扬州的相依相存之势。至于恒煜……如今赵雍兵锋正盛,他自然需要避其锋芒。”
陈定澜轻嗤一声,言辞之间分明有几分愠怒:“避其锋芒,然后让江州的驻军承担所有的损失、为你们做嫁衣,是么?”
钟秀沉默半晌,不答反问:“……殿下,其实您——或者说颍川陈氏——你们一早便知道竟陵钟氏并不无辜,是么?”
陈定澜不置可否,亦并不多言,只是淡淡地打量着他此刻的神情,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钟秀径自摇了摇头,却反倒是笑了起来:“臣当年只以为颍川陈氏是迟来了一步,或许殿下一早便想好了,只救堪用之人,也只令那人效忠于己,是么?”
陈定澜端详着他此刻的神色变幻,忽地挑了挑眉:“看来那些旧卷宗中的确藏了不少真相——如何?会凌想报复作壁上观的颍川陈氏,想在今日向孤兴师问罪?”
“……不,臣一介罪人之后,能够苟活至今甚而颠倒黑白,皆是殿下的恩典。臣自然不敢对您兴师问罪,也没有资格对您兴师问罪。”钟秀愣了片刻,而后垂下了眼眸,轻轻苦笑一声,“有些话问与不问原本并无分别,只是……大约臣还是报了一丝希望,希望殿下将这一切斥为无稽之谈。”
陈定澜微微侧目,却到底看不透他如今的所思所想。
钟秀暗自平了平心绪,又道:“殿下,臣今日原本是来辞行的,当然,也是为了向您讨最后一个恩典。”
“与你方才所说的布局有关?”陈定澜顿了顿,亦是长叹一声,“……说吧。”
“殿下既已知晓臣的打算,还望您成全一二,无论赵雍也好、连环坞也罢,臣会替您处理得当。且此番布局皆是臣一人谋划,莫要追究恒煜他们的责任。”
“你倒是很会替自己揽罪名。”陈定澜轻嗤一声,复又微微蹙了蹙眉头,“难道你便不知,这一年来朝中竟陵钟氏的官员上了多少道弹劾你‘佻巧擅权’的奏折?”
“……臣当然知道。”钟秀抬起了眼眸,在与陈定澜对视之时竟含了几分淡然的笑意,“那么,殿下之意如何?”
陈定澜不语,只是轻轻地一颔首:“孤的确也留不住你了……珍重吧。”
“……臣谢过太后殿下恩典。”钟秀反倒是颇为欣慰地笑了笑,复又郑重地向陈定澜行过叩首之礼后,方才不紧不慢地起了身,循着回环的阶梯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