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的稿子居然有结果了!?
果然,航空信就是比一般挂号信快。
稿费……她终于有第一笔进项了吗?
姜荀有些激动,接过信封和汇款单,先认真把汇款单看了下,是她的名字和留的地址,没有错。再看金额……270元,那应该就是按照千字30元的标准给的稿酬。
再新没有的新人价。
第一份稿子,很正常。能第一次投稿就让人给出顶格价的,世上少有。除了小说里天纵奇才的主角,姜荀没听说过。
抚摸着汇款单上的手写的金额,姜荀很满意。这是第一笔她自己挣的钱,她以后还会挣更多。
在心里偷偷握拳,抬头看余春华目光灼灼的看着她,才反应过来,开始拆信封。信封里,一张手写的信纸,和两本新的《故事会》。
“姜荀,你的文章是哪一篇?”
余春华迫不及待的问着。姜荀翻开目录,找到她的文章,指给余春华看:“余老师,是这篇。”
余春华和陈秀兰立即一人一本,翻开看起来。
姜荀则是看随着封信一起寄来的编辑来信,一目十行的看——
编辑在第一段就谴责了她用航空信投稿的做法,可能考虑到她是个小孩子的缘故,措辞并不算激烈,甚至可以算得上温和,遣词造句通俗易懂,给了她不少勉励。
最搞的是,在信的末尾,编辑居然给了他《故事大王》的投稿地址,并直言那本杂志更适合小朋友,《故事会》还是偏成人化了一点。
姜荀:“……”
有种不知道该从何说起的无语。编辑也是一番好心,为人正直,对祖国的花朵充满了拳拳之心。虽然无语,但姜荀心里还是感激的。
陈秀兰很激动,手几乎是抖的,声音也是抖的,指着印刷出来的铅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读。
余春华只看了标题和题跋,一张脸便涨得通红,迎着姜荀清澈平静的目光,张了张嘴,连搪塞的场面话都说不出口,竟直接放下杂志,扭头就走。
陈秀兰光顾着激动,都没发现余春华走了。
姜荀笑了笑,没说什么。
她的故事很简单,只是一篇偏童话的短篇,以鸟喻人,立意积极向上,过程套用了许多未重生前发生过的事件,但她把结局改了,改得乐观向上了些,甚至带上了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她写这篇故事最初的立意,既是给她自己鼓劲,又是给刘畅勉励。她们的遭遇固然糟心,可是,更重要的是未来。
她希望能通过这篇故事,改善她与刘畅的处境,然后,希望刘畅也如她一样走出来。不要再被痛苦的过去羁绊住,她们的人生不值得因为几个垃圾而停滞,她们应该有更美好的人生。垃圾,不值得她们耗费精力。
痛苦不值得纪念,苦难更不需要去歌颂。最重要的,是未来。美好的未来,才是更值得投入的东西。
当然,她也有私心。
她的私心就是希望能通过故事的刊登,增加她在学校眼中的价值。她与郑林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那老师烦郑林的时候,会不会也连带烦她呢?
郑林还有他爸爸可以依靠,而她,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父母为了生活,已然如此艰难,她不能因为自己任性的报复,而拖累她们。
地位悬殊,条件有限,又不能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她只想到这么一个办法。她要想方设法的把自己变得强大,变得无人敢欺。她不止要保护好自己,还要保护好她的父母亲人。
“……余春华呢?什么时候走的?”
陈秀兰看完故事,回过神,才发现余春华走了。
姜荀拉她:“妈妈,不用管那些。我有话跟你说。”
陈秀兰:“啥?妈妈的好大囡有啥要说的?你说,妈妈听着。”
姜荀:“妈妈,我不止给《故事会》投稿了,我还用你的名字给《知音》也投了。有没有过稿,过几天应该会有结果。如果稿子过了,稿费应该会比这笔多,因为我给《知音》投的稿子字数更多。”
这个年代,发放稿费的方式只有邮局的汇款单,不像未来,提供银行卡号直接打到卡里。而邮局的汇款单,必须要本人持身份证去取。
姜荀目前只是一个身份证都还没资格办理的儿童。她想码字赚稿费,她就绕不开她的监护人陈秀兰女士。
然后,从《故事会》编辑给她介绍《故事大王》投稿这件事,就可以看出,现在的编辑还是有一点节操的。《知音》这本杂志,无论怎么看,都不是适合小孩子的杂志,所以,她的小马甲必须捂好。也就是说,陈秀兰女士的思想工作,她必须做好。
陈秀兰:“……比270更多?”
姜荀认真点头:“我给《知音》投的稿子有三万字,按照千字30的标准算,如果过稿,那就是……”
姜荀还没说出来,陈秀兰已经抢着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