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与愿违,林小姐击鼓鸣冤,着斩衰面圣的消息承载着那首二十八字的打油诗,不出一个时辰,就传遍了盛京的大街小巷。
奉天殿中,罕见地起了一丝微风,为免纱幔拂到建宁帝的脸上,几个小宦官环跪在御座四周,替他拉扯着。
六科的那名官员战战兢兢奏完了外头的事,官员们大气不敢出,静静等待着御座上的吩咐。
搅局之人出现,谭啸岂能放过这个机会?他忙高声道:“陛下,老臣怀疑这林氏女正是当夜出现在江上的逆犯!近日京中的流言起于江南,恐怕也是此人所散布。”
建宁帝的颌骨在皮下微动,小宦官隔着纱幔偷瞧了一眼,见他牙关紧咬,慌忙把头垂下去。
“退出去。”
建宁帝发话了,御座旁的小宦官们扎好纱幔,躬身退开。
阶下跪着的六科官员应声“是”,正要起身,忽听上头又道:
“去了丧服,带上来。”
他这才反应过来,方才的话不是对他说的,忙又伏拜于地。
“回陛下的话。”那官员颤声答:“那女子执拗的很,不、不肯除服。她说……若旧案得以昭雪,一切刑罚,她甘愿领受。”
“啪嗒”一声,建宁帝手中的奏本落到地上,他环视着满殿的官员,试图从他们各自的神情中看出破绽。
愠怒的弓弦已经拉满,风自殿外吹开纱幔,建宁帝利箭般的目光直射过来:
“你们一个个的背着朕,做得好大事。”
百官齐刷刷跪倒在地。
张铣终于开口:“陛下,此女先是击鼓造衅,后又不肯除服,着孝服上殿乃是大不敬,且其自称林逸之女,便是逆犯之后,不若暂押大理寺,容后审理。”
江枫心中那根弦倏然绷紧,张党不愿牵连太子,为逼人改口,自会无所不用其极,若月明落到大理寺的人手里,焉有活路?
他正要辩驳,已有人先于他开口。
“陛下。臣以为此案当立即朝审。”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才被建宁帝钦点为兵部左侍郎的柳昭。
“早在五月,便有关于此案的打油诗在民间流传,今日林氏女着重孝击鼓,午门前的一番话必将在民间引起更大的舆论,臣以为,一味弹压只会损害陛下在民间的清议,若能在朝审上了结此案,反而不留话柄,杜绝后患。”
这话说得不无道理,平越军一案本就是震惊朝野的大案,当年草草了结,不单民间议论甚嚣尘上,更伤了南境士卒的士气,此案之后,南境从此攻守异形,南境水军再不复当年的武勇。
然而话毕,众人的目光有意无意的,都瞥向邓秉。
另一边,江云谏的面色忽转为惨白,撑在地上的双手软倒下去,额头重重磕在地上,砸出好大一声响。
“殿下!”张铣惊呼出声,迈出一步。
宋涟离得最近,忙将他扶住。
“柳大人所言未免太过武断。”张铣道,“此女身份未明,若她并非逆犯之后,则是击鼓造衅,妖言惑众,致使江南民心不稳,理当交有司处置;若她真是林氏女,便仍是重犯之身,交付大理寺并无不妥。”
柳昭拱手:“陛下,叩阍之案交由天子亲审乃是祖制,祖制不可违。况且——”
他看了一眼前方邓秉的背影,淡声道:“平越军一案牵涉邓阁老,若交由大理寺来审,恐怕不能服众。”
谁不知大理寺由张党把持?
柳昭是邓秉的学生,官场之上,最重的恩莫过于提携之恩,是以大周一朝,师生如父子,同门便是兄弟。
可柳昭这话,看似句句为邓秉着想,但有些事私下里了结容易,若是拿到明面上来审,牵扯出的祸事可就彻底掩盖不住了。
当年平越军一案,未必没有邓党的手笔。如今林氏女直言邓秉残害忠良,张党有意压下此事,柳昭却着意将此案拿来朝审。
邓秉再如何错,清流可以参他,皇上可以罚他,唯独他的学生不可以刺他。
柳昭才升了侍郎,便当堂捅了邓秉一刀,是以众人心惊的同时,皆留意邓秉的反应。
邓秉虽年纪大了,到底是久经风霜,面上未露出丝毫不悦之色。
建宁帝不置可否。
“云谏。”他唤,“依你看,此事该如何了结?”
江云谏回过神,缓缓抬起头,面色已经苍白如纸。
一时间,皇子百官的视线都聚在他身上。
他强自调匀呼吸,道:“儿臣以为……柳大人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