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清晏一路闯进麟德殿:“微臣叩见陛下。”说是叩见,不过是微微弯了下腰。
一直跟在郭清晏身后的小道士嘟囔一句:“倒是跪呀!”
郭清晏回了一句:“孤是为陛下着想,万一折了……”
小道士怒斥:“大胆!”
“敢阻拦孤,你才胆大包天!”
小道士在新帝面前很能说得上话:“陛下,您看……”
入定中的新帝这才清醒,起身请安:“见过元齐娘娘。”
“陛下至孝,不必多礼。”郭清晏要是看不出新帝是故意的,四十多年白活。
“殿内烟火缭绕,元齐娘娘这边请。”
“圣人闭关数日,可有收获?”新帝太过沉溺金箓道场,在郭清晏看来未免有些不务正业。新掌权柄,宦官又没被完全消弭。这般不理朝政,委实不智。
“朕想通了许多事,多谢元齐娘娘挂念。”新帝明显有自己的坚持。
“微臣恍然闻到了硫磺的气味。陛下莫不是在炼制仙丹?”新帝如此虔诚,不炼制仙丹反倒奇怪。
新帝解释:“供奉三清天尊的仙药罢了,元齐娘娘无需在意。”
明知新帝厌恶,郭清晏还是要说:“前车之鉴犹在眼前,还请陛下三思。”
新帝态度还是不错的:“多谢元齐娘娘寄挂,朕心中有数。”见郭清晏还要开口,新帝抢先问了句:“元齐娘娘今日闯宫,就为此事?”
“闯宫”一词真是微妙。郭清晏退后一步:“临近年关,微臣想回老家祭祖,万望陛下恩准。”
“太原长安相聚遥远,元齐娘娘好不容易回京过团圆年,不宜远行。这样吧,让景国公世子替元齐娘娘回家祭祖如何?元齐娘娘有这个空闲,不如到光陵陪父皇说说话。”
听这话的意思,新帝没有放自己走的打算。郭清晏明白了:“谢陛下体恤。”
新帝甩袖子:“朕还有要事要忙……”
“微臣告退。”
郭清晏退下后,新帝看向刚刚出言不逊的小道士,瞳色发深:“拿下!”
小道士悟性高,新帝平日很喜欢他,并未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放在心上。天真得发傻:“陛下这是何意?陛下的经文还未写完。”
新帝看都不愿看他,挥挥手,像是处理一件无关紧要的东西。小道士害怕了:“陛下,陛下,小的知错了,还请陛下开恩。”
新帝大发慈悲,让他死个明白。“元齐娘娘乃先帝皇后,朕之嫡母。不是尔等能随意轻慢的。”
小道士至死也没明白,不过是站在陛下这边,怎么就犯下弥天大错?
爹爹,爹爹,庭州好想你。爹爹可有想念庭州?庭州超级想念爹爹,想念得睡不着、吃不下。长安的西市很热闹,庭州在西市见到了好多西境商人,他们以西境人为傲,真好。
兴庆宫很大,百花园、金花落很好玩,花萼相辉楼比四宜楼高出好多。阿娘整日陪着六姨姨,无聊了些。二阿娘的意思,皇帝不会轻易放我们回敦煌。娘亲去光陵陪先帝去了。庭州有好好读书,明白了好多道理。
长安的春节很热闹,庭州参加了大朝会,比敦煌的复杂。远远跪在殿外是这种感觉,好神奇。
娘亲为庭州寻到一位非常有意思的夫子,是宰相的儿子,六姨姨叫他小三郎。是位很神奇的道士,懂得好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庭州很喜欢他,过年的时候带着庭州逛遍的长安,庭州见识到了宫殿外的长安。
爹爹,庭州想让阿峋夫子陪庭州一起回敦煌。他要是不同意打晕可好?可夫子常说强扭的瓜不甜,庭州该如何说服他?
庭州跟着小三郎李道中读书,日日精进。家书写得像模像样不说,遇事越发会明辨是非,有自己的思考。
小三郎李道中,乳名峋郎,是家中幼子。身为世家子,他同父亲一般,重实干轻辞藻。可与他父亲不同的是,他反对世家子弟蒙荫入朝,认为科举取士才是正途。因此被世家视为异类,沉迷求仙问道。更像是一种妥协与逃避。
为了请李道中出山,郭清晏亲赴咸阳玉华观。离家修道、超然世外,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他是真的在参悟道家经典,名噪一时。好好的儒生世家子,学的是治国之策,偏偏远避红尘,确实可惜。
玉华观并非寻常道观,由李氏一族供养。香火不旺,往来名士不绝。身在凡俗中,谁又能真正超然世外?
想进玉华观容易,见到诸位得道真人可就难了。需给有玉华观发放的帖子才行。像郭清晏这种什么也不知道,贸贸然闯过去的,也就能打听下帖子如何发放。
郭清晏出趟长安不容易,怎会轻易无功而返。假托李氏族人奉宰相之命求见,结果被撅了出来。唇红齿白的小道童睁着双懵懂无暇的大眼睛,天真道:“施主有所不知,玉华观主便李氏族人,相公传话从不假于外人之手。”
被当场揭穿,郭清晏的脸皮还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