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莲子半夜里去河浜千辛万苦摸了些蚌,偷偷摸摸地回来,趁那个花木遍植的院子里大人上班、孩子上学,送进小厨房,一部分在水盆里养着,送到自己房里去保存,一部分打开来烧蚌肉咸菜汤,营养薛磊衰弱的身体。
院子里的空地都见缝插针地种上了菜,浇了粪,臭哄哄的,寒风一吹,凄凉之感顿生。
江寒也面有菜色。她坐在冰凉的屋子里,第一次感觉南方的冬天是这么难熬。赵灵漪的信来了,她念给薛磊听:灵漪和方超的独生子方珣已经考上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饥饿,吃不饱,肚中没油水,思想不集中,听不进课。学校把校内所有空地(操场划外)划分给各个系、教研室,种小麦、红薯、西红柿、菠菜,五花八门。小麦没成熟,收下后就煮着吃,这种麦仁饭实在难煮,一个小时也煮不烂,6月到7月收获的西红柿,每人分到半脸盆,一天就吃光了。为了节约一餐晚饭的4两粮食,晚饭常常不吃,买点酱油,就点蔬菜。
方超每月还有一斤点心票,他工资比一般教工高,偶尔还能进城参加政协组织的会议,吃点好的。他和赵灵漪都让方珣常回家开点小灶,可方珣回答:“大学生应该艰苦奋斗,生活上要低标准,不接受单独给自己开小灶。听说清华要给女生单独开一个食堂,因为女生实际耗费的伙食费比男同学少,也就是说,女同学吃亏了。所以给全校女同学单独办一个食堂,女同学吃的菜就可以更精致一些。没想到信息传开,遭到许多女同学的反对。女生要求平等,不做”小姐“,不要养尊处优。
读到这里,江寒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拉着薛磊的手说:“小珣参加了清华核能所建立我国第一座新型核燃料工厂的试验工作,在南口山中一干就是好几个月。反应堆厂房群建筑在昌平南口一块十分贫瘠的山村空地说,庞大的主厂房及其附属建筑物将要在这沙砾上拔地而起。小珣他们和电机工程系的毕业生要精心设计供电电源、室内供配电以及反应堆好辅助设备的电气控制、信号通讯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唯一的办法是努力向教师和工人师傅学习,向书本和实践学习。他们经常开夜车,睡得很少,描好图纸就赶快去晒图,然后立即乘火车送到工地。清华园火车站离我们工作的东主楼(哦,我们不熟悉,你是解放后仿苏联列宁山修建的新建筑了,薛磊)至少有几公里路,有时为了争取乘上火车,往往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赶到火车站。冬日的夜来得特别早,如果香味五点半乘上火车,到南口站就已过六点半了,由南口步行至工地至少要穿过丘地走一个小时的路。天很黑,山路崎岖不平,两旁净是酸枣荆棘,还有一些坟头。他们这些新一代祖国的青年,就像我们这些一二□□生、民先队员一样,放弃了大城市的舒适生活和自小习惯的生活环境,离别了自己的亲人,来到亘古荒原上扎根、抽叶,开花;承受着创业的艰难而忠心耿耿地执行党的一切指示;奋不顾身地日夜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多数都很瘦弱,患着贫血症,可从没有人垂头丧气,没有人叫苦。他们的口头禅是:我们不能只享受革命的成果,也要承受革命的艰辛!多么富于革命热情和革命理想的一代人!多么好带的一个战斗队伍!薛磊,你说是吗?“
薛磊急着要说什么,江寒摸着他的头发说:“我知道,你为自己没能给祖国干点什么而着急,还觉得连累了我,是不是?可你已经奋斗过了,满目疮痍的旧中国的梦魇,我们都努力去打破过。国难时期我们忧国忧民拯救祖国,你几乎牺牲了生命。如今太阳从我们身边升起,青年一代被刺眼的光芒所激动,奋不顾身地投身太阳。他们和我们当年一样,所有个人的幸福、爱情和追求,都只有同一个伟大的目标联系在一起才能显示出崇高……“
薛磊点点头,握了一下拳头。
“在清华的历史说,抗日战争期间,我们经历过濒临毁灭的经验。现在,在我们这两个老清华子弟看来,清华又迅速崛起了。清华人在这艰难的崛起中突出地表现了讲究科学、注重实干的传统和为民族复兴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也是我们的父辈传承下来的精神。薛磊,你还记得和父亲去塞外修理民生渠吗?现在薛伯伯已逝,我父亲也南渡留在了云南。关于人性,关于几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关于从现在走向未来……关于被情怀浸透着的信念……纵然风中一叶,可说春秋消息。从我们当年在赵宅谈论的父辈,到抗日救亡的我们自己,再到小珣他们。各代清华人的爱国表现各有其特色:我们的父辈是五四的一代,他们的爱国激情不仅表现在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奔走呼号上,而且以自身追求科学、民主和个性解放来推动整个国家的精神解放和进步;我们身处国难时期,我们的个人追求往往同一个巨大的忧患纠结在一起,就是救国:革命救国、科学救国…….同我们这两代人不同,小珣他们这代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的爱国,最好的概括就是把自己的一切男给祖国、人民和党。你说,将来的人们,会怎么样评说我们这几代知识分子呢?“
有人在外面唤:“江寒同志在吗?“
江寒愣了一下,放下信,对薛磊说:“你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