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
她直视着斯塔克,说不清认真或含糊得回答,“人生岂非本是饱览百态。”
科林靠着很舒服的沙发看着一臂之隔的莱纳,想起许多年前结识不久的她也总在那栋小屋舒服的沙发和炉火前,用天真精明混杂的眼睛看他、看别人。
*
印象里见到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或摆弄仪器。他被叫来训练她的身体素质,却因她惯犯的一暴十寒成了那栋小屋的常客。
他的朋友很羡慕他进进出出,他们只能远远看着。那是个远高于他们生活标准的地方。从卧室到书房、实验室到工作间,家具、仪器、设施、装点看得出精挑细选、品味高格。她的吃穿用度想来没有上限,纵使有也很难撞顶的限度。唯一的缺点是太过宽敞。
那年还十七岁的他克制不住想,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大屋子,她不会觉得孤独么?
最开始是捉她锻炼,慢慢变成有事无事时常的探望。
其实他从不喜欢那栋看起来很舒适的屋宇,优雅氛围和高档格调和他这样的人总格格不入。可他想她总会需要有人陪伴,哪怕从她的反应从看不出来。他不知道她曾有过何种经历,或者说住进这里前是谁过着怎样生活。可一个才七岁的孩子活出一股老练沧桑,多少有些说不出的古怪。
他从没有问过,她从没有提过。
她不总在那儿,时刻表也不固定。不是每次造访都能见到她。只要她在,冰箱里总会放好他最喜欢的啤酒。两听,不多不少。其实他还不到能喝酒的年龄,可住在这个地方,没有人会过多在意这些。而即使她在,他们也很少讲话。更多的时间是蜷在壁炉前的沙发,各自抱一本书看。
她看书的速度很快,书架上的书目一直在换。看过的书都在书房里的玻璃柜,一层层按着某些名目、规则排列。他参观过,但没有线索。读书不是他的强项,也没有太多时间。她的书,他大多看不懂。只有角落里谁送的故事、科普是他的层次。
但简单的书毕竟只是极少数,看到独立故事集倒背如流,也没可能帮他理解她的宝贝读物中的一行字。他其实很想读书,只是从没有过机会,加上十七岁少年的好强心,科林终于在一次心血来潮去借她才看完的厚厚读物,说想带走钻研。
她看了他半晌,眼神里有单纯的好奇和他没看懂的思量,问他:“你真的要看?”他没有犹豫得点头,一无所知从她接走。直到同寝犯了事的物理系高材生意外看到他床头包养得当的新书,怪叫起“太阳西出”,他才知道那是成年人都难嚼透的晦涩期刊。
他再没碰过那本书,也有一段时间没去小屋。可当羞愤的自己忘记去再赌气,灰溜溜抱着期刊回去,书架多出两排蒙了薄灰的科普读物。他便知道是为他而留。那一天的她眼里是不是也闪着精明的得胜和简单的快乐?
*
她看过的人生百态始终忘了一个自己。
科林默默想,不置一词,就像他们曾相处的七年,互不干涉。实验室抑或审讯室,九头蛇还是神盾局,他并不认为她该被困于任何地方。哪怕打心底希望带她出那牢笼似的压抑,可扪心自问他并不知道将她交给神盾局会否等同更好明天。他所能为她做的,也仅是不“落井下石”。
想问她、该问她的问题还有很多,审讯的技巧之一也恰是步步紧逼。这个道理复仇者懂,莱纳和科林更不可能不懂。可是娜塔莎的通讯器滴声响了一下,看她的模样有些意外,就不知是出了差错还是变化赶超了计划。
总之结果是戛然而止的质询,科林在离开前轻声嘱咐莱纳好好休息。他没有说的是他屋里堆了好多刻苦用功的书,他有好多问题需要一个聪明老师解答。他想来日方长,今夜她需要睡眠,他要整理言辞——不至于问出口的语无伦次,叫人嗤笑。
若说来到神盾局,最开心一桩不过得偿所愿,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去弥补前半生错开的太多机会。尽管明知再怎样追赶也不可能赶上二十年前她曾走过的步伐,但那不只为她,也为曾经十几来岁渴望走进学堂的巴克斯维。哪怕明知半退休的神盾局生涯,告别了刀剑搏命的安稳,是对方并不信任他这曾经敌人的结果。但就像莱纳曾说,拥抱过去、拥抱现实,它们终将与你共生,不管有多不喜欢。
***
娜塔莎拿着传呼机快步去见谁,克里斯托弗被支开照顾迈克尔,而科林还是没等到整理笔记的机会。复仇者要和他谈莱纳。他在簇拥中被挤出全方位监视的小屋,回头还能看见匆忙中被人遗弃的瑰色项坠,和那张看似没有特别的爱情海景。他想起女特工的质问、美国队长的叹息、钢铁侠的意有所指,也就不禁去想,莱纳那个只存在于影射、连姓名都避开的所谓恋人究竟何方人物?
但是他没有问,就像对待从前关乎她的任何疑问。若她真爱上了一个人,他想,那一定也是没有人能琢磨透的模样。那仿佛是她本性似的。
谈话却也比他料想要直截很多。托尼·斯塔克开门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