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与虎丫翻着花绳,安业坊小霸王蹲在一旁,见那红绳上下翻飞,顿时感到眼花缭乱,没人告诉他小娘子们玩的游戏如此复杂,这比夫子布置的课业还难。
另一边温阮用清水净手,去衙门耽误了些功夫,此时已日上三竿,挂上粥已卖完的牌子,近日天气转凉,她有些馋火锅了,但又没辣椒,只能做个骨汤锅底的,不过若是底味够鲜,骨汤锅底的火锅自然有它的美妙之处。
两斤新鲜的猪筒骨加入姜片焯水,若是只有猪筒骨这骨汤过于单调与乏味,唤明月买只母鸡来,将母鸡同猪筒骨一同炖煮,都说鱼加羊是鲜,这猪加鸡也不差。
清澈的汤底咕嘟咕嘟,汤面上飘着金黄的油花。
待汤底吊好,这也没随吃随煮的锅啊,难不成要围着这灶台吃?
“林姐姐,你在做什么吃食啊?”明月在一旁好奇道。
温阮手中的刀上沾水,将豆腐切成薄厚均匀的厚片,说道:“骨汤火锅,只是没有那种能随吃随煮的锅,只能煮好一锅端出,少了些吃火锅的乐趣,不过滋味倒是不差。”
明月歪着脑袋回想着:随吃随煮的锅?她一拍脑门:“有的有的,我爹当年托人带回来过一个,那锅专门用来做一种叫古董羹的菜,上面可以煮菜,下面是放碳的格子,我去找找。”说罢,走向储藏室。
古董羹?没想到这古代的火锅在大业朝也有。没错,火锅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属,早在冶铁技术发达的朝代就出现了涮菜锅子,甚至还发展成“五宫格”,因为食材在锅中烹煮时会发出“咕咚咕咚”的声响,便取了谐音,叫做古董羹。
明月端着个造型别致的锅子前来,这锅子通体用黄铜制作,下部放炭火的地方呈现锥型,中间便是宽口的锅子,上面凸出的一截便是排烟气的管道。表面被打磨光滑,甚至还用珐琅掐丝在这锅上装饰了两条游鱼,尾巴飘逸,连带着整条鱼都显得灵动起来。
谁说古人生活枯燥乏味的,这涮菜锅子上都被细心装饰,分明是极有生活情趣的。
“林姐姐,你看这锅怎么样?”明月将锅子放在一旁。
温阮七分感叹三分调侃地说道:“你爹这厨艺不尽人意,做菜的用具倒是精致。”
“嘿嘿,储藏室里还有西戎人吃肉用的铁钎子呢,我爹当年看人家炙肉馆子火爆,就买来学着做,结果差点把厨房烧了,从此之后就再也没动过那些钎子了。”明月随口揭着自家老爹的黑历史。
温阮将青菜清洗干净,放在一旁:“还有铁钎?那等过些日子我买些羊肉过来,给你做烤肉吃,或是砌个馕坑,我给你做馕坑肉尝尝。”
舀出一勺骨汤,温阮尝了尝味道,将事先泡好的枸杞丢进锅中。
《食疗本草》中记载枸杞除风,补益筋骨,去虚劳,是滋补佳品,今日一事,明月与秋娘都受到了惊吓,得好好补补。
青菜豆腐与菌菇,整齐地码放在盘中,另一盘中装着肌理清晰的五花肉与里脊肉。
骨汤舀入锅中,拎起铜锅两侧的耳朵,温阮将锅端入大堂之中稳稳当当地摆放在桌上,若是有牛乳,再加些牛乳,汤会呈现出奶白色,不过没有牛乳也不影响味道。
明月与秋娘将菜端出,温阮喊道:“秋娘、明月,随我来调小料。”
火锅小料个人有个人的喜好,温阮是忠实的油碟党,油碟但不吃芫荽,两勺香油打底,加上些盐与蒜泥,这是温阮的吃法。
秋娘端着小碗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师父,我该加些啥?”
“这师父可帮不了你,个人有个人的口味,等会沾菜吃的,酸甜苦辣咸,喜欢什么加什么便是。”温阮微微一笑。
秋娘闻言,两勺芥末水打底,学着温阮加些香油与盐,至于蒜泥秋娘不喜吃蒜,便不加。
明月见两位姐姐都已调好,随手倒了两勺醋进碗中,加些盐与熟豆酱,最后舀了勺芥末水抖了又抖,加了两滴进碗中。
水儿年纪小,不能吃重口味的食物,只捧着个空碗跟在秋娘身后。
锅底的碳烧得通红,锅中的骨汤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鲜香的气味飘出大堂,引得来往的行人驻足轻嗅。
四人落座后,夹起五花肉丢进锅中,明月和秋娘也学着将菜丢入,水儿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
还没等到肉片被烫熟,穿着绯红色百褶如意月裙,左手持宝剑的裴朗月出现在门口,右手环抱这一盆花,零星的紫色六瓣花挂在修剪整齐的枝头上,身旁还站着一男子,挺拔潇洒,手持羽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