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注意到这些缺点后,大明和满清都对纯棉甲进行了一番改进,将棉甲整体由一片片棉布构成。
这些构成棉甲的棉布在制作时,人们先将棉花打湿,反复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然后再把多张这样的棉片缀成很厚实的棉布。
当在制作棉甲时,先是用一层这样的厚实棉布衬上铁甲片,然后再在铁甲片外铺上一层厚实棉布,这样两层棉布包裹铁甲片缝好后,内外再用铜钉固定好,这样一件棉铁复合甲就制作完成了。
像这种棉铁复合甲由于将铁甲片藏在棉甲之下,被棉布牢牢包裹住,不暴露出来,因此又被称为“暗甲”,它对于弓弩的防护力不输于铁甲,重量也更轻便,而铁甲片造价同样很便宜,这让这身棉铁复合甲比纯棉甲只是稍微贵了很少一点。
在我国,新疆地区的棉花一般在4~5月份播种,9~10月份采收。
而长江及黄河流域的棉花则在3~4月份播种,同样也是在9~10月份进行采收。
这是因为棉花的生长期一般为5~6个月,播种到收获的时间间隔大致相当,但是由于气候差异,具体的播种和收获时间会有所调整。
因此,秋收之后,也会有足够的棉花,来供军队使用。
除了新式铠甲外,刘元德还充分考虑到了天气的因素,小冰河期。
众所周知,大明败亡的原因,一方面是自身的腐败,另一方面也和小冰河期所造成的天灾有关。
第一次小冰河在西周时期。
由于气候变冷,汉江在公元前903年和公元前897年就两次结冰。
这也导致了依靠游牧为生的戎狄不得不向南进发,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00年入侵中国北方。
而因为西周与戎狄作战,最后国都不得不向东迁到洛阳。
这也对以后东周群雄并起、征战不断的局面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二次小冰河来临的征兆出现在西汉末年,公元前29年,那一年5月飞雪。
这同样也导致了北方少数民族也在不断侵扰汉家边境,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五胡乱华”了。
北方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微之时,大举入侵,在中原地区建立了数十个政权。
第三次小冰河则是从唐末开始,玄宗李隆基妃子江采萍居所种满梅花,所以被称为“梅妃”。
但到了11世纪初期,中原已不知有梅树,就连苏轼有诗哀叹梅在关中消失,“关中幸无梅,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
王安石也同样以“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嘲笑北方人误将梅花认成杏花。
还是那个问题,北方游牧民族金人入侵,占据了淮河秦岭以北,南宋不得已,迁国都于杭州。
第四次小冰河时间,大概在元末清初,也就是大明整个的统治时期。
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为表冤屈,指天为誓: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窦娥死后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降雪)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
因此,“六月飞雪”也并非完全靠想象的,这也是有时是基础。
在当时,6月降雪,并不算太罕见。
所以说,小冰河的来临,对我们汉人的王朝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记忆。
不过,现在这个时期,大明刚处于小冰河时期的初期,北方还没有冷到那种地步。
因此,较为暖和的棉甲,完全能够对大明的军队,进行很好的保暖。
当然,刘元德这么建议,也并不是因为他是赵括那样的人,只会纸上谈兵。
自古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是中原政权最大的威胁,所以每当中原地区出现大一统国家,势必会想尽办法解决这个最大的隐患。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为了能够熬过寒冷的冬天,基本上所有古人这个时候都在储备着过冬的粮食。
和中原地区有区别的是,游牧民族的经济以及食物来源主要依赖其草原畜牧业。
而草原畜牧业也有自身的季节周期,当每年深冬初春是羊、牛、马等牲畜集中产仔的季节,这时候大部分的牧户都在家中忙着给母畜接羔,另外还要忙着将家中大量的牲畜从越冬的牧场赶往春夏的草原,让刚刚经历寒冬,饥饿瘦弱的牲畜吃到新草。
这时候基本上青壮年都在家中的牧场进行劳作,根本无法形成有规模的战斗团体。
而到了秋天的时候,基本上幼小的牲畜已经长大,个个膘肥体壮。
这时候,游牧民族的青壮年就会从畜牧业中脱身,积极的响应游牧民族领导者的号召,准备在秋冬一起马踏中原,进行打秋风的掠夺活动。
所以,总的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