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在的村子大致可分成张、王两个大族,两族都是早年战乱平息后迁过来的,多年战乱之后天下一统,但原住之户书屋已是十室九空,张王两家是举族迁至,声势相当的变成了村子的主流人口,有些不安份的就开始商量着把村名改了冠上自己的姓氏,因为这事张、王两家就起了争执,都想把村名冠自家姓的事,就闹的很不愉快,最后还是身为原住民的村正协调以村口大河为名,报了官府,谁也没能冠上姓氏。事是没成但梁子是结下了,整个村子虽是比邻而居,但细打听就能了解到张、王两家是经纬分明的隔路而居。不联姻,不交友,就连新进门的媳妇都要学会路过时啐上一口。
苏家落户的时候村子早就没有了空地起屋,后来老太爷就在购得的田地边上,划了一块建起现在的茅屋三间。离着大河村不远,但也是独门独户,看着冷清。乡里乡亲的,他们自从落户到这没少麻烦大河村的人,所以待得第二天转醒,苏怀古便翻出了以前记账的竹筒,在这边竹子有的是,田间道旁总能采些回来,旁人都是用来引火所以取用的少,就只有读书人中不富裕的人家,才会自己取用削制成竹简使用。记账用的一事一签也足写完,所以没必要下功夫穿起来。就那么一根根的插在一个竹筒里,不经意的一眼还以为是筷子笼呢。
一根根拿起,看着上面斑驳的刀刻,“永安二年 春一月 无粮 借张三石家黍米 一斗 合算铜八十……。”
看着每一支签上的最后都以铜钱合过价,他就找来准备做简的麻线,在墙边铺开,按家排序分门别类的把签子分捡在一起,每放一签,就在地上把钱数加起合计出来。等全都分完就找来竹刀,熟练的削制掌心大小的竹牌,打出小孔,再用笔刀刻下家门和总计金额。将竹牌系于麻线一端,再用麻线将账签捆好绑紧。
细算一下,也就五家,张家两户、王家两户再有就是老村正,合起来不算多,也就一贯又九百三十五文,看着日期都是近两年的,想来以前的日子还能做到收支平衡。记忆中这两年赁地的租户给的收粮是越来越少了,当初只图方便,就近赁给了边上的农户,几年下来田垄上的标界都快看不到了。每次秋收之后,苏子生还要上门去讨要,给个赁钱反而像是去求施舍。想到这些他本还是有些怨气的。
不过现在再看,苏怀古可没那么太在意,以前种种皆过往,人生何处不逢春。既然那些邻里爱算计,就让他们算计个够。收好整理过的账本,他起身出屋,现在他要做的是卖地。连同这个屋子一起,以后的日子,他也不会再回来了,亲人?太爷那辈他们和老苏家就没什么联系了,自己这一支几代单传,到现在只剩他一人过活,所以卖掉祖产,完全不用看谁的脸色,等这边的事都处理完,去京城找个营生,快快乐乐的过完余生岂不美哉。
进了村子,村口树下坐着几个农妇,手上干着零碎的活计,嘴上聊着家长里短,不住的欢笑,边上几家半大的顽童绕着大树跑跳嬉戏。见到苏怀古走来,大声的打着招呼。
“唉,苏家的小公子,你们读书人都这么用功啊,可是有几日没见到你出门了!”
“是啊,都说那些官老爷,肚子里的学问多,这苏家小公子,许是要做官老爷的人,哪像你家里那个小泥猴,一眼不盯住就跑没影了。长这么大连个数都数不清。”在那妇人后面坐着的老太说话了,想是妇人的婆婆,张嘴一训妇人马上低头忙活再不说话。
他可没心思跟这些妇人唠嗑,见礼过后径直向老村正家走去。说起老村正,他本是这村里土生土长的老人,几辈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村正一般都是乡老与大族族长联名推举,再由官府选任的,大河村的情况也就是因为张、王两家谁也不服谁,所以几辈人传下来一般推举村正时,都会把票投给本土乡民。他们这一家因为处事公正所以一直是公推的首选,到他这一辈已经任过三代,所以苏怀古第一时间就到他这里来。
以往老村正对他也十分照顾,读书人很注重礼节,再加上他还年少就失去了双亲,自己一个人无依无靠的,自然会多受些照顾。
进了屋子,老村正正在和儿子商量春种的事,见苏怀古进屋就知道是来说事的,就止了话头让大子去忙,举手示意苏怀古坐近说话。
“子生小子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是不是家里又断炊了?不妨事,回头我让大子带点粮食过去,这年刚过,春集未开,等过些日子春集开了,再去看看,有没有要修编的,你且做些简牍备着,必是有人要的。”苏家的情况老村心里是有数的,想着来他这儿找,多半是这事,又怕苏怀古要面子不好意思提借粮,索性先主动说出来。这样也就免得又变成,半天相顾无言的尴尬了局面了。
苏怀古坐下回复“李伯,小子此来不是这事。”
“哦,你说!”村正闻言做倾听状。
“自我太爷携家来此……!”苏怀古花了小半个时辰才把想法说明白。
“这么说你是要把田地和老屋都卖了?”
“是的,而且还要您给帮个忙,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