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沈娴称作“卫姐姐”的夫人回握住她的手:“我何尝不想念你呢,不过你也知道,前两年我家里有些乱,又赶上忙活我大儿子的婚事。如今诸事稍平,可不就马上来拜访你了嘛。”
她一面说着,一面推了推自己身旁的少女:“泽光,快向周庄主和周夫人问安。”
少女袅袅婷婷走上前行礼:“泽光拜见周庄主和周夫人。”
沈娴定睛一看,少女一身粉色衣裙,头戴玉簪,肤白胜雪,明眸皓齿,年纪尚幼,却也能看出是个美人胚子,便忍不住上前拉着她的手:“好姑娘,不比你娘亲年轻时候差!今年多大啦?”
宋泽光落落大方:“回周夫人,泽光今年十三岁。”
沈娴不由得想到,后院病得要死要活的那位恰好与宋泽光同年,性子却天差地别,真是人各有命。
思及此处,沈娴心中忽然灵光一现,松开宋泽光,上前一把抓住卫夫人的手:“卫姐姐是贵客,本应好好款待,但此刻事出紧急,妹子有一事相求。”
卫夫人母女跟随沈娴来到西苑,一进屋看到病床上面如金纸的乔君,便知为何沈娴顾不得礼仪,将她们匆匆带来。
沈娴满面愁绪:“请了好几个大夫,皆说不中用。这孩子今年也才十三,实在不忍心看着她就这样无缘无故病没了。卫姐姐,你好歹帮着看看,可还有救没有?”
原来卫夫人乃沈娴的手帕交,后来嫁给了神医宋济之子,去了庐州,也就甚少再回江东。
卫夫人带着歉意道:“娴妹子,我不是不肯出手,只是...唉,说来也怪不好意思的。这些年我一直忙于家中琐事,我公公的医术实在没学几分,不敢轻易替人诊治。”
一旁的宋泽光早就发现乔君病得离奇,她自幼为祖父钟爱,亲授医术。只是一直苦于自己熟于典籍,却少有亲自动手诊治病人的机会。她心想这赶得早不如赶得巧,便轻声道:“母亲,周夫人,这位小姐病得这样重,不如让我给她瞧瞧?总比这样干等着强。”
卫夫人赶紧道:“不许添乱,你才多大?”
沈娴却知道,宋泽光自有长在宋济身边,耳濡目染,多少也懂些医术。此刻她也有些病急乱投医,便拍了拍宋泽光的肩膀,对卫夫人道:“说不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底是跟在神医身边的孩子,让她瞧一瞧也无妨。”
卫夫人方才也不过是谦虚几句,她自知女儿在医道上颇有心得,又看沈娴也乐意,她女儿也能在周家人面前露一手,便不再反对。
宋泽光在床边坐下,撩开乔君的衣袖为其探脉,又翻开眼皮检查双眼,并用双手探了探其脖颈两侧。
认真听了一会儿,宋泽光慢慢开口道:“此脉象时而一止,止无定数,细促无力,似有虚脱之象。然我方才检查这位小姐四肢五官,却既无气血停滞,亦无肿痛,病症似是发于心脉。”
沈娴忙道:“那你看如何能解?”
宋泽光答曰:“我也只是初初判断是心脉之疾,可心血连通四肢头颅,究竟是不是,最好是放一下血。”
沈娴犹豫了一下,乔君病得都快成一张白纸了,再放血当真无碍?
宋泽光低头听了听乔君的呼吸,轻声道:“一呼一吸之间,越来越迟缓了。她有一日未进食了吧?这样拖着,只会越发虚弱无力。”
沈娴咬咬牙,道:“那就拜托......”
“先等等!”门外传来一个少年的声音,众人回头,居然是周延之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深秋天寒,他额头和鼻尖却全是汗珠。
宋泽光见进来了一个陌生的俊秀少年,不知该如何称呼,便站了起来。
沈娴忙跟母女二人引荐,并对周延之道:“来,跟卫夫人和泽光妹妹问好。”
周延之向母女二人拱了拱手,便又对沈娴道:“我遇到几个人,或许能救她。”
说完,他便指向门外。沈娴往外看去,却见外面站着几个百夷人打扮的男男女女,不禁皱了皱眉头:“延之,你这是从哪里找来的?”
周延之皱眉头:“别管他们的来路了,且让他们试一试吧。”
儿子终究还是年轻冲动,沈娴摇了摇头。看这几个人的打扮,十有九成是云滇之地出来的四处流浪讨生活的杂耍艺人,这些人走南闯北,满嘴没几句真话。只怕是看延之衣饰华贵,故此胡说八道想上门打秋风的。
沈娴走进园中,站在台阶上向那些人笑着道:“抱歉了诸位,我们家今日有要事,实在无心观赏众位技艺。犬子顽劣,给你们添麻烦了,各位受累去账房领荷包吧。”
沈娴今日一个头两个大,说话的意思十分明了,让他们拿钱走人。
这群艺人中走出一个娇小玲珑的女孩子,乌黑的头发盘在头顶,戴着一根长长的银簪。她背着手笑眯眯地走到沈娴面前,慢悠悠地道:“忽发疾病,昏睡不醒。全身冰凉,宛如僵死,脉象微而促,我说的对不对呀,夫人?”
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