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等人那里学到西学后,再装作幡然悔悟,另立一门学问。
到那时,不待见教徒的皇帝,会不支持自己吗?
有了皇帝的指点,自己说不定能像钱谦益领悟实学一样,领悟出新的学问。
这些念头,在温体仁心中转着,朱由检却丝毫不知。
如果他能知道,会让温体仁不要去学什么西学了,直接和自己学习就行。他脑海里的科学知识,领先这个时代几百年。
可惜,温体仁不知道这些,还需要和徐光启等人交好,先学一段时间西学。
不过他对朱由检的揣测确实不错,因为朱由检确实对徐光启的教徒身份不太放心。天主教等一神教被驯化的难度,朱由检是清楚的,所以他没打算放任这些宗教传播,之前在宗教上的布局,已经体现了这一点。
徐光启作为正式受洗的天主教徒,他在担任大学士后,天主教在大明的影响力,必然会有一个跃升。
如何利用他推广对大明有用的西学,却又排除宗教干扰、限制天主教的传播,对朱由检是一个考验。
他要尽量发挥徐光启的能力,又不至于因为徐光启的信仰,给后世埋下祸根。
在这种疑虑之中,徐光启带着孙元化等门徒,还有精心准备的《农政全书》,以及各种作物的种子,终于来到京城。
朱由检得知这些,心中极为感叹。不管徐光启的身份如何,这个人都是应该用的。这样的大才不用,实在太过浪费。
所以在徐光启进京的第二天,他就立刻召见。还唤上了之前任命去出使朝鲜的张果中,以及已经进京的庄际昌,让他们一同旁听。
这次召见的主题,是徐光启在万历四十七年上的《辽左阽危已甚疏》,疏中提出了求人才、造大炮、建城围等五条建议。
最让朱由检看重的是第五条“亟遣使臣监护朝鲜,以联外势”,很对朱由检的胃口,符合他年前提出的策略。
所以,徐光启到来之后,朱由检首先提到了这个话题,询问这条建议的可行性如何,现在能不能用?
徐光启早早提出这条建议,当然是思索过可行性的,面对皇帝的询问,他当然说能用:
“臣考古制,天子使大夫监于方伯之国。”
“汉开河西四郡,通西域,置护羌戊己校尉、都护、长史、司马,以控制诸国,断匈奴右臂。”
“当此之时,朝鲜形势略似西域。建虏凶恶,亟于匈奴。”
“臣之愚计,宜仿周汉故事,遣使宣论,监护其国,阐明华夏君臣,天经地义。”
“监者察其情形,护者扶其颠危也。”
把他奏疏上的论点,又重说了一遍。
这条计策,之前因为朝鲜使臣和反对的大臣联合,没能在朝堂上通过。
但是朱由检登极后,就没有那么多反对的大臣了。
毕竟朝鲜这些年的作为,大明君臣看得清楚。建虏的凶恶之处,也很让人忧心。
所以朱由检年前提出的派遣驻朝大臣一事,得到很多官员认同。在此基础上实行徐光启的监护朝鲜策略,也是顺理成章。
把年前有关朝鲜的会议记录交给徐光启一份,朱由检向他说道:
“徐卿提出这个策略,可见对朝鲜的事情是有全盘考虑的。”
“这是朕在年前和孙督师、袁尚书等大臣定下的事情,希望卿能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更完善的策略。”
“今后朝鲜的事情,就交给卿处置。所有驻朝人员,都由徐卿指挥。”
把朝鲜方面的事情,完全交给了徐光启。希望这个提出监护朝鲜的大学士,在朝堂上推进策略。本章完
:..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