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几个少年就从二伯蓝雪松手里借到了四千私房钱,这已经是蓝雪松这辈子所有的积蓄。
另外蓝雪松还跟他妻子借了一千给他们,还跟自己儿女借了一千。
一共给他们凑了六千块。
这年头能凑出6k块,已经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人家了。
毕竟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才三十出头,一家子千把块都凑不出来呢。
这也是因为蓝雪松一家早就有工作,且工作能力突出,工资津贴比其他人都高的缘故。
蓝雪松搜刮完自己媳妇儿和儿女,还又驱车去解放军总院找洪院长。
结果洪院长带人翻山越岭下乡去地方卫生院送温暖去了,他只好给嫂子留言。
首都这边二壮几个借到钱高兴得跟什么似的,买院儿的钱这不就有了么?
其实他们本身钱也够,但是买院儿以后不能立刻变现,那钱就要被套住,他们还得做别的事儿呢?
这么一看他们除了收短期不能变现的东西,还得做一些能变现的买卖。
估摸着楼玉辉下班,他们又一起去找楼玉辉,让他帮忙拿主意。
毕竟楼玉辉是首都人,对这里更熟悉。
楼玉辉:“要想快速变现呢那还是倒腾物资赚差价。”
从外地把首都缺的运过来,把外地缺的运过去。
至于倒腾什么,那自然是能倒腾到什么就倒腾什么,毕竟也没那个条件能想要啥就有啥不是?
最后他们商量一下,决定把顾云山跟机械厂改进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水轮泵等推广一下,再把南北杂货倒腾一下,尤其夏明双帮他们加工的咸鸭蛋、卤蛋等,成本低,好推广。
他们倒是想跟小姨他们制衣厂合作拿衣服,可惜夏家沟制衣厂的衣服专供国外和国内一些大百货商店,轮不到他们拿。
太抢手,根本没货匀给他们。
楼玉辉:“你们在铭城卖的那些东西就很好,首都也需要,不如试试。”
顾念军:“这边被人霸占了地盘,我们要想试试就得……”
楼玉辉明白了,他笑道:“回头去我小爷爷家玩玩,让他给支支招。”
顾念军:“是要……”给一些小瘪三赶走,然后他们接替那几条街?
二壮双眼一亮,“玉辉哥,这样咱们可以搞批发对吧?我们直接走铁路把货运过来,在首都这边火车站就分了。”
都不用自己走街串巷去卖,免得被人抓投机倒把。
真正的有钱人,那都是做幕后的,咋能辛辛苦苦自己当小贩儿呢?
二壮同学突然有了一种直观的感觉。
最近楼国昌有点忙,他们就没有去拜访,等过段时间再说。
转眼盛夏,高三生开始下乡插队、就业、家里蹲,大壮和顾念军不用再上学,两人就按照二壮说的每天骑自行车满大街溜达观察首都的风土人情发现商机。
所谓了解市场。
苗苗也不用上学,但是她因为成绩特别突出,且这些年一直坚持发表文章被解放军报社、人民日报社的总编关注。
不等她毕业就向她发出了邀请,让她去单位上班。
四五家报社、杂志社都抢着要她,她都有选择苦难症了,不知道选那个好。
苗苗就跟顾云山和夏明双请教,让爹娘帮忙拿主意。
顾云山平时虽然也看报,但是看一些科学论文更多,对没有实质内容的报纸,尤其那些就会喊口号或者煽情的报道不感兴趣。
他不了解报社和杂志社。
夏明双倒是能提供一点参考,但是她也不直接给女儿选单位,而是分析道:“闺女,那你以后想干啥?当记者还是作家,还是也想涉猎编剧?你这几个单位,有的就是纯纯的新闻报社,你要负责写稿子、出外勤采访,还有的跟写作有关系,像那个文泉杂志社,另外有一家好像也培养编剧,有专门的编剧栏目,好像和八一制片厂有关系。”
这些是夏明双见多识广才知道的,苗苗一个小姑娘自然不知道报社和杂志社跟制片厂还有关系。
她想了想,“娘,你说真的会恢复高考吗?”
夏明双:“我觉得肯定会,看目前的形势也肯定会。如今高三生已经开始下乡插队,恢复高考的呼声越来越高,讨论也越发激烈。听说中央已经讨论过数次这个问题。”
苗苗:“那我肯定要参加高考,不过考前找个单位实习一下也挺好。”
她选了范围最广的一家报社,集合了新闻报道、文学创作、电影编剧等方面的项目。
这样她可以了解记者、作家、编剧等人的创作状态以及跟他们接触一下,学习一下。
夏明双笑道:“我们小姑娘长大啦,已经有主见啦。以后不管干啥,都不会差的。爹娘对你没有别的要求,就希望你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