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郊马场回程,路过明德楼。
纪明打马护卫在桑沉焉马车旁,仰望高台,人声鼎沸、酒旗翻飞。彼时那落在袍子上的烟墨,还在心间荡漾。
似是叹息,似是问话。
纪明道:“桑桑,去明德楼吃点心如何?”
下一瞬,姑娘撩开车帘,露出一双皎洁的目光,“先生,就在明德楼吃点心么?不着急回去?”
这话说得纪明怔住。今日这般行径,纪、桑二府恐已全然知晓。倘若再耽误些时辰去明德楼吃点心,等待他回府的是什么,他自是明白。
等待桑桑的是什么,他亦然明白。
正当他想开心婉言拒绝之际,又听她道:“先生请我去明德楼吃点心,我怎会说个不字,开心还来不及呢。
且是等等,我遣人归家告知我阿娘一声。”
说着,她叫来一直当自己不存在的紫衣,让这丫头回府,告诉褚夫人,说她尚且有要事,晚些时辰回府。
紫衣、翠俏是从小跟在桑沉焉身边的丫头。翠俏平日里憨直了些,紫衣却是个不爱说话,心中明亮的姑娘。
之前在马场,他同落玉、碎砚待得远远地,也是一声不吭,一字不说。
因着她知晓,有纪大公子在,她家姑娘定然不会有事。
目下得了吩咐,起身领命而去,亦然是多的一个字也无。
午膳已过,未到晚膳时分,食客远不如往常,连明德楼大厅的高台也是歇了舞乐。
二人甫一进门,门口候着的小子,见来人是纪明,忙不迭嬉笑上前招呼,说了好些吉利话,将人领到三楼魁星。
小子勾着腰,做了个请的手势,“魁星还是老样子,前些时日我们少东家亲自准备的,说是不管您什么时候来,都有个清静些的地方。”
待桑沉焉和纪明进得雅间,也不用吩咐,茶水点心甚的,小子麻溜地上了满当当一桌子。
临退出前,笑问道:“这位姑娘,有什么需要的,摇一摇您身后的铃铛便是。到时我们少东家亲自给您送来。今儿小的能上来伺候一会儿,已是逾越。”说罢,拱手行礼告退。
明德楼,桑沉焉算是来过多次,还从未被如此礼遇过。加之这小子一直盯着纪明笑,每说一句话,那本就佝着的腰,越发低一些,令桑沉焉很是怀疑,
这明德楼,莫非也有戚夫人的份儿?
不及她问话,纪明将五香糕往她跟前推了推,甚是平和道:“此前在北地行走之际,机缘巧合,在康先生座下听过几日课。况我本就是汤先生弟子,间或有人邀去诗会、文会什么的。都是些虚名,也就从未在你跟前提过。”
同在明理堂念书,桑沉焉很清楚地知晓,她算不上汤先生的弟子。当年文坛无人不知的汤先生,怎会收下她这个朽木。
可纪明不一样,他是汤先生一日三叹息的高才之士。
纪明口中的诗会、文会,桑沉焉沾光去过几次,恁也听不明白,也知晓这是他人汲汲营营也求不来的机会。
怎的到纪明跟前,就成了无需提起的虚名?!
三姑娘有些泄气,瞪眼道:“先生所言的康先生,可是当年和汤先生南北而立的康先生?”
纪明点头。
姑娘更为泄气,“就是传说中,京都二公子之一的宋三公子,去拜师,也只是旁听些时日便回来的那个康先生?”
“这我不知。我尚在北地之时,宋三公子的确在康先生座下念书。不过到底是旁听,还是入室弟子,我便不知晓了。”
三姑娘想了想宋三公子。他来过绛雪轩多次,次次都和先生谈天论地,说道前朝,军政。看模样颇有见解,倒有些不像是会被康先生拒之门外。
想来想去,她仍旧觉得有些不舒坦,一口五香糕下嘴。
仿若很是随意地问道:“来请先生的,都是些诗会、文会,没个谁家夫人的花会,茶会?”
恍然之间,纪明以为自己听岔了。紧紧捏着个黄冷团子,缓缓转头。
见她又是一五香糕下去,虽是满脸的不在意,可一股子狠劲儿全然落在五香糕上。隔着圆桌,纪明也听见五香糕酥脆的外皮,噗嗤炸开。
登时他眼中一簇簇火苗腾空而起,内心的激荡翻涌而出。
怕吓着人,顺手从桌上取过茶壶,打算为自己添杯凉茶。却不想入嘴之后,才发觉分外滚烫。
无奈笑笑,适才的小子,也忒会伺候了。
努力镇定,纪明又捻个黄冷团子在手,余光一直瞄着桑桑。
轻声道:“哪有什么花会、茶会。各府夫人女眷筹备的这些,大都是替自家姑娘、儿郎相看。哪里真的是会文。”
听罢,桑桑心口那股无端的火气,霎时间消散个干净。
扭头笑着问道:“先生这般年岁,戚夫人就没替先生相看亲事么。我阿娘替我二姐着急,头发都快愁没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