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如同经历生死的街头抗税案,让张兴福心下感触。什么东西最珍贵?战友情。要不是王志山敢于上前,他不知道谁为他的不安买单;要不是丁家明等人出手相助,他不知道此事如何收专?想着这些,他心下戚戚,对着当天助他的人惺惺相惜。为此,他破天荒地提出来,要请丁家明在小镇的柳树湾饭店吃过饭再走!
话语既出,捉襟见肘的经费令他心疼。细一打量,他不想因为客少主多而破费,提出来由李本兴作陪,自己一个人回了家。
面对江北分局领导的热情邀请,丁家明没有忘记王志山。他要王志山一同前往。
一伙人赶到柳树湾饭店。吃过饭,李本兴让杨辉结账。这何尝不是一个危险的动作?杨辉被杨正德的一个眼神,心领神会,将结账的事情,推给王志山。
王志山没有推托。似乎他与山国军结下的不快,早被抛之脑后。
没有二话,王志山结了账。
第二天,王志山手拿发货票去找李德仁报销。李德仁审过发票,让他找领导签字。
找来找去,找不到张兴福。王志山问李本兴怎么办?
李本兴稍作迟疑,大笔一挥,签了字。
几天后,签字的发货票不知怎么来到了张兴福手上。他顿时暴跳如雷:
“是谁假冒我签字?”
无人应声。
怒不可遏的张兴福,当即叫来多人。自己的一家之长权威被侵犯,他大为不满:谁在冒天下之大不韪?
他要让副手或下属,见识他绝不允许在他眼面前撒尿式的挑衅。每个被轮流着,来到他的面前,写下“张兴福”三字,细经对比字迹。如此仿冒签字,光天华日,在他眼皮下底下发生,那,背地里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是可忍、孰不为可忍。他要将假冒之人揪出来,逮个现行!
外出收税的王志山回来了。
他听说要对比对字迹,到了张兴福面前。
张兴福打量了他一眼,不让他写。
王志山的到来,让张兴福意识到了唐突。只是王志山说,既然我人来了,让我看一眼发货票,总可以的吧?毕竟发货票是我经之手,我再不能背上不明不白的锅。
拗不过王志山,张兴福将发货票从抽屉里取出来:
“那你觉得,这是谁写的字?”
小小一张发票,王志山看清楚了。他吃了一惊。发货票上的签字,他心知肚明。他所没有想到的,是李本兴签的不是“李本兴”三个字,而是“张兴福 ”!此时,他明白了。是李本兴签了张兴福的字,为自己报了账。他心里不由暗自感叹:
“我的神啊!谁都不是神仙,谁还不有个懵懂的时候?”
看着张兴福直愣愣的表情,王志山“嘻嘻”笑了:
“嘻嘻。多大一个事?又不是杀人放火,几十块钱的事,你何必大惊小怪!这事因我而起,你不如直接算是我干的,由我来顶这个锅,不就得了?”
话从王志山口出,他顿时阵阵心酸。是啊,自己被人误解早已不是一桩两桩,又如何呢?你我皆凡人,错事日日做、时时做;你若一般见识,不包容大度,只会招致鸡犬不宁、陷入纠缠不清!那样的混乱,跟王立冬所在工商局相比,有何二异?
很明显,张兴福心里已然有了答案。他陷入了沉思。
李本兴自始至终没有露面。
张兴福一拍大腿,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让王志山转正!
张兴福的改弦更张,给张家善打了个措手不及。一听是张兴福的耳提面命,张家善举双手赞成。只是一向谨慎的他,担心有阻力,小声道:
“兴福,这么大的一个事,你是不是跟李本兴说一声?”
张兴福手一挥,不容置疑:
“不用。跟他说不着!不管他了。他的账我记下了,以后再算。王志山的事,我老张定了。谁拦着都不行——十头牛也甭想拉回来!李本兴太过于权术。他过于‘我’字当头。我告诉你,我要的是王志山这种人。他能给我冲锋陷阵,李本兴不能。不管谁出面阻拦,我都要做一件正确的事。哪怕他真的犯了错、有瑕疵,不完美!”
一张《转正申请审批表》,飘落到了王志山手上。
面对表格,王志山心情沉重。要是它早些时日到来,他会激动得手舞足蹈。可如今,它成了沉甸甸,再让他高兴不起来。
看他签下字的,是张兴福。他的心情同样复杂。
为给王志山迟来的转正作出补偿,张兴福提出来,动身前往王志山父母家里,给二老一个说法。
人去看车,吉普车被杨辉开走了。一年一度的打篮球比赛在即,他送李本兴和李得飙上县税务局去了。
没了吉普车,张兴福依然兴致不减。他兴冲冲骑上三轮摩托车,带上张家善和王志山,要前去王志山老家。
王志山受宠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