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不掩瑜而已。
他们太过于理想化,陵山国的民众又过于单纯,这两种现状纠合交织在一起,将会使这个国家的人民沿着预先设定好的悲剧路线无可避免地走向最终的深渊。
终于,到了1978年7月,“人格信息库”的研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温君则和江靖荣的努力没有白费,更没有被世人所辜负。
得知此消息的王梓涵也是欣喜若狂,将二人唤进了自己简朴清寒却整洁大方的总统宅之中进行授勋表彰。
“我们陵山国,自古以来就是属于青年才俊的故乡。
无论是战争时期,亦或是和平年代,都有着无数怀有爱国热情的年轻人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大任。
从一开始的温真誉领袖,到后来的我和江澜,再到现在的你们,陵山青年的报国热情可谓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同志们,你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是万千民众依靠的对象,你们不要去理会外面的人说什么——
那不过是一堆毫无营养的假话、大话、空话,没有任何值得参考的意义与价值。即便有,也不过是用他人的短处来反衬自己思想正确的反面教材罢了.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你们应当相信自己的国家,坚持自己的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坚决不能让那些别有用心的境外分子去带了你们的节奏。
青年人的思想一旦遭遇了污染,整个国家都会因之而丧失了未来,这样的结果是极为可怕的。
未来的时代是属于你们的,希望你们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守住自己的本色初心,千万不要让人民失望。”
在经历了总统的勉励与劝告之后,温君则与江靖荣二人不由得感动地热泪盈眶,那是一种终于得到支持与认可的释然。
1978年7月25日,年仅19岁的科研界新星温君则在恒荣城的中央广场亲自主持了人格信息库计划的揭幕仪式。
迎着新生的骄阳,这位“主动”从西方慕花国回到陵山故园的温氏后人再一次成为了人们的焦点。
在他们看来,这位年轻人的归乡无异于上天为这群苦难之中的黎民百姓所降下的救世甘霖,尤其是当他们听到那个久别未见的“和平统一”一词的时候
陵山国的人民不过度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满足于当下贫穷却还算得上充实安逸的生活现状,但这并不能代表他们只是一群毫无追求、碌碌无为的庸人。
他们不是完全失去了理想与抱负,只是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之中,被无情的岁月磨平了原本锋利而尖锐的棱角。
毕竟,时间才是世界上最为残暴荒唐的领导者,它总是不分立场地迫害着自己曾见过的每一个人,将沧海化作桑田,将生命引向死亡,将繁荣变作荒芜。
然而,在陵山人民的内心之中,仍旧根深蒂固地存在着某个永远也不会被掩埋以至熄灭的理想信念——将温真誉主义与陵山国的制度送出国门,推广到全世界。
他们渴望着,破除一层层由污名化言论构建而成的桎梏藩篱,为自己的文化与制度正名,让世人免受历史虚无主义者们的谎言困扰,了解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历史真相。
若是有着更大的愿望,那大抵就是彻底打破那面象征着屈辱与无能的冰冷围墙,将处于墙那一边的,由于自己当年能力不足而被迫失去的土地与尊严尽数争取回来
人们热爱着和平,但他们更渴望着统一!
除了那些已被别有用心之人彻底洗脑以至于完全失去判断力的“工具人”之外,没有任何一个意志健全的人愿意看到自己的祖国被某些独立分子给分裂地支离破碎。
国家不能失去尊严,人民也不能失去信仰,这是他们的最后底线.
在那一刻,民众的热情空前的高涨,原本平静如潭水的眼睛之中也伫忽间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
站在层层包围着的百姓中央,温君则俨然成为了像当初的温真誉那样,令人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景仰的民族英雄。
“他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然而,望着台下熙熙攘攘,向自己表达着崇敬之情的民众,温君则的思想之中不知为何地闪过一丝“大逆不道”的念头
“也许……,他们其实是可以为我所利用的。”
沉吟了片刻,温君则似乎突然又恢复了清醒,于是立即又认为自己刚才的那点思绪实在是不太正确,便不知如何地又有了几分惴惴不安起来。
终究匆匆地落了幕,退了场,温君则回到了王梓涵先生为自己分配的宅邸之中,他的未婚妻江靖荣和她的哥哥江昭涵已经在那里等候着了,
“今天可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江靖荣浅浅地笑了笑,“百姓们的欢呼声,我在这里就都能听到了!”
温君则却似乎在故意躲闪着沙发上两人殷切的目光,略有些吞吞吐吐地说:
“是……,是啊,我们可算是没有让百姓们失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