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女生耽美>百味草> 第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2 / 3)

十年代开始,下游村子的河滩地,人们开垦水田,引种水稻,挖塘养鱼。近年又开挖池塘,种植莲花,发展千亩荷塘风光旅游业。就有了“千年古镇,塞上江南”的美誉。这里勤劳智慧的人民,现在又正在开始打造这“黄河黄第一古镇”。

这,就是他的故乡,多美的家园啊。

他今年已是中壮年的人了。

这次回到家乡,在这古镇的黄河北岸边漫步,曾经的许多情景,像放电影一样,仿佛在眼前一幕幕闪掠,在脑海中浮现,挥之不去。

过去对河两岸没有桥,在“z”形的黄河中间,河面比较窄的地方,约有近百十米宽,这里有一个古渡口。河面虽窄,但水流可有点急。最先用排子摆渡,排子又叫羊皮筏子。后来就有了小船、大船,但都是原始的,不是机械的,现在发展成了机械化的小汽船。

先用九个抽剥出的完整羊皮,用硝酿熟,摸上清油,扎住四腿和颈部开口,吹鼓,一排三个共三排,整齐排列,用细皮绳,绑扎到结实细木棍绑扎的排架上,排子就算扎成了,排子手坐或跪在上面前头,后面载人和物,用木浆将划水就行了。

他一次坐大扯船,去河南面的霍镇,下船后,看见排子载着几人渡河,就和同行的几个小伙伴起哄,对着河中的排子异口同声的扯长嗓门大声喊:“翻----到----了-----”,还喊了好几遍。由于贪玩,回来时天快黑了,撑船的人下班了,空荡荡的大木船停在岸边,但不远处有排子还立在河边,排子手坐在河边石头上悠闲的抽着旱烟卷,他们四五个小伙伴刚好可一排子渡过去,就都和排子手打招呼,七手八脚上了排子,蹲上面双手抓牢排杆,排子在排子手用排浆的划动下,顺流漂浮着向河中游去,在河面忽上又忽下,左右前后摇摆不定,心里确实还有点害怕,正在这时,排子手忽然说:“现在你们喊翻到了呀”,小伙伴们羞得都连忙低下头,脸发红发烧哩,过河下排后还都有些不好意思呢。

大约到了明清时候就有了大扯船,用木头做的,船边角用铁皮包上。大铁马钉是圆帽、方棱、尖头,从铁皮事前打好的孔眼里钉下去,固定到船的边角。在渡口两岸,用土石垒起高墩,跨河架上粗的纲丝绳,把打造好的大木船用粗纲丝绳拉到跨河架的粗纲丝绳上,用滑轮套上去。大船能自动摆渡的原理,也是人们聪明智慧的体现。主要是借用水流的力量,船家开船后,放开缆绳,用近十米长的胳膊粗,装铁铧尖的篙杆,从岸边将船往河中反推。这时还要有个副手,将船尾装着能活动的舵浆,压着巧妙起来向前推,再放下舵浆向河边向方往回拉,划动着船,使船头向着河心倾斜,向下的水流冲击着大船就会自动向对岸驶去,越往河心,水流越大,船就会在水流的冲击下,驶的越快,船往前游动,就会拉动牵引的钢丝绳跟着船向前滑动。你站在船头,迎着河风,听着“哗、哗、哗”的水击船声和钢丝绳滑轮“嗖—嗖”有节奏的滑动声,心里一定会觉得很舒畅的。船越过河心后就又会越来越慢了,快到对岸时,船就会渐渐慢下来,再从河中用篙杆将船往岸边反推,当船底靠上河底,船就停下来不动了。将缆绳扔到岸上,拴在木桩上,放下像吊桥一样,一面下去一面就会上来的踏板。大船中间可装载一辆中型汽车,两边船头还可乘载人畜物品和小型交通工具。

他记得小时候有次和小伙伴打赌,说“我不用五分钟就能出了我们市和县”,就是坐船或排子过河就行了。本来是以河为界,河南霍城属本省的省会城市金州市下一个县所辖,而河北的河川乡是同省的第三大城市乌铁市兰原县管辖,两市、两县仅一水之隔。

他的家乡在这古渡口东北面的村庄,就因这古渡口而得名。听老辈人说原先叫船滩渡村,后来渐渐就叫成了现在这名子,川滩渡村。他们村子也算个大庄子吧,只有孔、张、高几个大姓人。庄子北面是比较低点的北屏风山,半山腰有个大平台地,叫王家坪,是附近两个村庄的坟地。山下河东是邻村的北面,就是他们村子。正好就像坐在“z”字型的中间脊背上。人民公社时候是第六生产队,改革开放后改称六社。小地名又叫乱庄子。

他听上辈人讲,他的老先人也在河南边的霍城。从他曾祖父时才迁到了这里的。他曾祖父时就置地种果树,建了一片葫芦型的果园,人称“孔家园子”。说一片其实也是两个果园,中间有一条道路穿过,还盖了三面有房的四合院,把果园一分为二。在四合院西面的叫“前头园子”,东面的叫“后头园子”。进了四合院,东面是主房的四间堂屋,南北各有四间厢房,西边为院墙,下面便是个不大不小的花园了。果园里种得都是些香小梨、冬果梨和李子树。他曾祖父靠经营着这个果园,在当时这地方还算是收入不错,生活不在人后,一家老小衣食无忧。他曾祖父戴顶低礼帽,穿着绸缎的长袍马褂,俨然也是一个乡绅。平常看些四书五经和体育方面的线装书,参与乡里和村子上的事儿。吃饭也都是有些家传和讲究的,媳妇和孙子媳妇做好,炕桌放到炕上中央,菜碟和碗筷一定要整齐得摆放上去,菜在碟里要收拢得尖尖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