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孔家园子
第四篇校园春秋
第二十一章会战过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孔耀庸,他们大队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他们大队北面,是高高的王家坪山脉,高耸挺拔,自西向东延伸,有五六个大点的山峰组成,大约有七八公里长,差不多横跨了他们大队整个村庄。
王家坪山脉,就像是他们大队一个巨大无比的屏障,更像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天然宣传栏,或是更像一个巨大无比的广告牌。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王家坪山脉南面朝向他们村子的陡峭的山坡上,写上了“农业学大寨”五个大字,横平竖直,每个笔划的宽度相等,是很正规的黑体字。
这五个大字是在山坡上掏挖出来的,虽然没有鲜艳的颜色,但字的笔划是内土,没有植被,土色新鲜,颜色淡白,其它地方有发暗的植被,颜色较深,所以,对比感和立体感,这五个大字还是能看的比较清晰可见了。
据说这五个大字,大队派上去了四五个能工巧匠,整整掏挖了多半年。
这五个大字,每个字都几乎占了一个小山峰的整个南面山坡中央的大部分地方。
他们全大队每家人,只要站在屋子外面院子里,路上,田地里,中要是能看见王家坪山,就能清清楚楚的看见这五个大字。就连他们东面和南面的相邻的两个大队都能看得见。甚至河南面的霍城相邻的几个大队都能影影约约的看见。
在他们大队西北角的河沟,叫做寺儿沟。河沟的西边,是热火朝天的平田整地工地。
劳动的现场十分热烈。山坡上几面红旗“呼啦啦”的迎风招展。竖起在红旗这间的红纸黑字的横幅木牌标语,写着“战天斗地,挖山造田!”,“大干一百天,平地一百亩!”的标语。
他们大队开展农业学大寨大会战,他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也参加了在寺儿沟的削山填沟平田整地大会战活动。
虽然是寒冷的冬季,北风呼啸,寒风凛冽,时断时续飘舞着雪花,夹杂着阵阵风扬的黄土,让人难以睁眼,更谈何劳动了,但师生们干的十分起劲。
你看,劳动的战线由南往北,足有两三百米长,七八十辆架子车,你来我往,不停的从西边的山脚装上土,拉到东边的河沟里倒下。
从西边的山脚上面,一部分师生挥舞着洋镐和镢头,从山坡上刨下土来,你刨累了刚要坐下缓一会儿,他缓好了就又抡起洋镐或镢头,一块一块的土被刨了下来,掉到地上摔碎了。
下面站着的一部分师生们,则四五个人围着一辆架子车,用铁锨拍打碎大块土,将刨下来的土,一锨一锨的撤上,装进架子车里。
土装满了车,就用铁锨拍打光架子车上装的土表面。一人将车拉绳套在右肩上用力拉车,左右两边各跟上一个人,向前倾身两手在车帮上用力推车,车快跑到沟边时停下,拉车的把车转个弯,将车头调过来,两边推车的一个人过来,取下车头前的闸板,拉车的转身换手,和两边车帮上推车的一齐,推着车向前猛跑到沟边,两手向上一托,把车子扬起来,车上装的土倒到了沟边土坎下面。
沟边平土坎的人过来,把车上没倒下来的土,用铁锨广下来。
拉车的将车拉上回去了。
沟边平土坎的人,再将沟边土坎高的地方用铁锨广平了。
忽然,“轰隆”一声,西边山脚一处,像炸弹在地上爆炸时的浓烟一样,黄色尘土雾团冲天而起,是挖取的土崖落了。
“土里面埋了一个人。”不知是那个师生,知道情况,喊了一声。
紧张有序的劳动场面立时就停下了。
落崖的山脚处,两边附近的人都围了过去。其他的师生们都停下了手中的活,站在原地上,手里拄着铁锨把,手里提着洋镐和镢头,架子车把也放在地上了,人们都向落崖的山脚处那边伸长脖子观望。
落崖的山脚处那边的老师们再次清点,就是少了一个人,确实土里埋了一个人。
这下大会战的现场可就乱套了。
人们的喊叫声,还有人的哭声,和着又飘飞起来的大雪花片,在山谷里回荡。
人们急了,在落崖的山脚处,落下的土堆上,有些的人用铁锨急忙挖土,找埋在土里的人,有些的人干脆跪在那里用双手快速往外刨土,找埋在土里的人。校长打发学校教导处的老师去找大队卫生的大夫。
还好,经过大家紧张的营救,没用几分钟,那个埋在土里的学生,被师生们连挖连刨,掏了出来。
是因为土埋的少,埋的薄,很快就把人挖出来了。
埋在土里的同学叫孔宗显,他们大队五队车门里的同姓人,和他在同一年级,岁数差不多一样大。个子比他高,身材不胖不瘦,四方脸,皮肤白,眼睛大。
孔宗显掏出来时,整个一个土人了,躺在地上,双眼紧密,还有一丝的呼吸。